本文作者透過台灣電視劇「人選之人:造浪者」的兩個角色,與《神操》第二週裡的「兩旗默想」加以對照,幫助我們在「真理與謊言」的爭戰中做出判斷與選擇…
這一陣子,有部以台灣的選戰文化作為背景,描述政黨的文宣部如何在時間與空間的張力之中,將自己支持的候選人送上總統大位的電視劇,「人選之人:造浪者」。
這齣電視劇在台灣社會造成的影響,不止是讓大家了解這些選戰背後小人物們的喜怒哀懼,更因著其中一條描述黨工受到騷擾的副線,而點燃了台灣的 #Me Too 運動的火苗,延燒到政治圈、演藝圈,讓大家注意到這種存在於台灣社會,普遍卻扭曲人性的生活日常。
在兩個政黨之間為打贏選戰的攻防之中,有一個由兩個角色來演繹的主題:真理與謊言的戰爭。其中代表真理的,是公正黨的文宣部副主任翁文方;而代表謊言的,是民和黨的副總統候選人趙昌澤。
翁文方在得知自己的部屬張亞靜被另一個部門的黨工簡哥性騷擾之後,就積極地為她發聲,試圖從體制內尋求公義的交待。而在面對直屬長官「以大局為重」,想要大事化小,避免家醜外揚的壓力之下,她依然不改初衷,繼續尋找監視器的錄影檔案,還找到曾被簡哥騷擾而離職的前黨工,證明簡哥是性騷的慣犯,並上報給主席來主持正義。
而趙昌澤從學者轉戰到政治,曾經滿懷著改變國家的理想,卻與跟隨他的助理張亞靜發展出婚外情,甚至還用她的裸照威脅她,不讓她離開自己。張亞靜無法待在這個表裡不一的老師身邊,轉而低調地投入對手陣營,試圖找機會拿回自己握在趟昌澤手中的祼照,讓自己能不再擔心受怕地過每一天。
張亞靜試圖接近趙昌澤的女兒趙蓉之,透過她找機會拿回裸照。卻在這過程中,讓趙蓉之發現了自己的父親正義和善的外表之下,竟有不為人知的卑劣、醜陋面。還在真相曝光之後,毫無愧色地面對女兒,堅稱自己沒有婚外情,沒有對不起自己的家人。
一個是為了公平與正義,不惜得罪自己的同事、長官,為了弱小者發聲的中階主管;一個是為了權力與名聲,不惜一再說謊,連自己的親人都試圖欺騙的副總統候選人。兩個人在劇中有了完全相反的選擇。
這樣的選擇,對於那些走入依納爵神操旅程的朋友,一點都不陌生。在第一週「罪的默想」中,這些旅人就得要面對自己內在真相的挑戰。天使犯了罪,原祖父母犯了罪,歷史中無數名不見經傳的人都曾被罪所誘惑,那自己還能夠假裝自己從來沒有被罪所影響、誘惑,甚至束縛嗎?
面對自己的罪是痛苦的、難堪的、令人羞愧的。但也唯有真誠地面對自己,才能接受天主所賜的恩寵,做出「悔改」的決定,讓天主的寬恕與憐憫,陪伴自己走上轉化之路。
在第二週的旅程中,「兩旗默想」更直接讓旅人面對基督與路西法兩個陣營的不同價值觀:基督為了福音的緣故,甘願接受貧窮、凌辱與默默無名;而路西法以財富、虛榮和名聲來吸引人認同牠,加入牠的陣營。基督為了永恆的理想而願意捨棄暫時的錢、權與名;但路西法卻是將暫時的錢、權和名當作永恆的價值。一個看重永恆、長久的價值;一個則是執著在暫時、易變的價值。
對照「人選之人」的兩個角色,翁文方為了自己從政的最終目的–「服務人民」,而不惜得罪黨內能決定自己未來的有權之人,也要為弱勢者主持公道;而趙昌澤為了當下的權與名,寧願犧牲與家人之間永恆且親密的關係,也要設法掩蓋事實。
哪一個是更好的選擇?相信螢幕前的朋友可以很快地做出判斷。
撰文:曹志誠,靜山靈修中心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