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來自美國麻州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學生最近在澳洲耶穌會社會服務處底下的生態正義中心進行了短期的實習,他們利用中心的新型回收設備開發出一套可以回收瓶蓋的流程,同時也舉辦教育工作坊,促進社區的塑膠回收行動。
塑膠瓶蓋回收不易,因為它的大小難以透過自動回收機來操作。三名來自美國麻州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WPI)的學生最近在耶穌會社會服務處底下的生態正義中心 (Jesuit Social Services’ Ecological Justice Hub)待了七週的時間,利用中心的新型回收設備開發出一套可以回收瓶蓋的流程,同時他們也舉辦教育工作坊,促進社區的塑膠回收行動。
這群學生設計了一條生產線,用以收集、分類、回收瓶蓋,他們也做出了多種實用產品的模具,例如花盆、園藝工具、杯墊等等,同時也和當地有興趣的店家合作,找出哪些產品可能賣得最好。用這套流程製造出來的產品將會成為此中心生態正義的潛在營收來源。
美莉莎(Melissa)是機器人學及航太工程的學生,她解釋道:「塑膠瓶蓋常常回收不了,因為它們實在太小了,無法藉由自動回收機器來分類回收。我們不想讓瓶蓋最後都送進掩埋場,因此我們把它收集起來,再利用中心的『寶貴塑膠』回收設備(Precious Plastic recycling equipment),把它變成對我們有用的再生產品。」
有了維多利亞永續獎助金(Sustainability Victoria grant),生態正義中心得以購置「寶貴塑膠墨爾本」(Precious Plastic Melbourne)公司的回收設備,這是一套可以把一次性塑膠瓶蓋打碎、融化成樹脂狀物,再進一步製成美觀耐用物件的機器。如此能讓瓶蓋及塑膠回收的工作由社區進行,並回饋社區。
社區教育及行為改變是計劃裡很重要的一部分。這群學生設計的產品包裝上能看到這個計劃所秉持的價值以及其背後的故事;他們還籌畫了關於塑膠回收流程的社區教育工作坊,並為工作坊設計了前後測(pre- and post-workshop survey),好能評估工作坊帶來的行為改變效果。
亞當(Adam)是機械系的學生,他分享說:「這些工作坊的目的是要藉由親手操作回收設備的機會,讓社區的人更積極參與回收。」
這些學生的短期工作計劃得以實現,是透過生態正義中心、伍斯特理工大學的合作關係,以及 Banksia Gardens 這個社區服務機構的協力,後者負責協調安排大學生的國際短期工作計劃。
亞當說這次在生態正義中心的短期工作計劃讓他得到工程學用於真實世界的寶貴經驗。「我們設計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事情不會第一次就完美運作起來,工程學就是這樣吧!這是我多年學工程以來第一次親手操作的計劃,現在我知道要怎麼協力合作以解決問題了。」
化工系的學生費絲(Faith)表示,墨爾本生態正義中心的事工以及他們對於社區塑膠回收的關注,使她深受啟發。「生態正義中心是我們國際短期計劃的首選,我覺得我們完全不後悔做出這個決定。來到這裡的第一天就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原本我覺得自己有做到環保了,但到了這裡後,才覺得原來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這真的很激勵人心。」
該中心希望其塑膠回收計劃能大大催化社區的意識和行動來支持塑膠回收,否則它們最後都會送進掩埋場。
觀賞這三位學生受訪的影片。
耶穌會社會服務處生態正義中心(Jesuit Social Services’ Ecological Justice Hub)是一個永續園藝工作坊(permaculture garden workshop)、社區廚房、木工工作坊,以及致力推動社會及環境正義的辦事處,位於澳洲墨爾本的布隆斯威克區。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耶穌會社會服務處。
譯者:陳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