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穌會羅馬總院,來自澳洲的會士訪客不多,但是在五月下旬,一位知名的澳洲會士出席了澳洲與教廷建交五十週年的慶典。他就是法朗克.布雷南神父(Frank Brennan SJ),維基百科介紹他是人權律師和大學教授。身為一位會士,他是怎樣形容自己呢?我們把握機會訪問了他。

布雷南神父,一直以來你在自己的國家積極地捍衛原住民的權益。你算是一位「社會運動者」嗎?

我們的一位總理說我是「愛管閒事的神父」;另一位則稱我為「國家的道德芒刺」。作為律師和耶穌會32屆大會「老派」的會士,我全力投身於伸張正義的信仰。我相信如果要推動正義,或多或少都要進入公眾領域。我一直嘗試盯著決策者及政策對他們最不利的人,所以我不可能是一派道貌岸然的樣子。

是甚麼令你關注澳洲原住民的狀況?是否因為你的耶穌會會士身份,所以選擇這項使徒服務?

不是我選擇此事工,而是我的省會長為此事工揀選了我,因為我是一名擁有法律專業資格的耶穌會士。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修讀法律和政治,當時甚少人承認澳洲原住民的權利,所以我致力與他們一起捍衛他們的土地權益和自決權。

2023-06-06_brennan_pope

在其他地方也有別的耶穌會士正為與原住民修和而努力,透過你與原住民的聯繫,有甚麼體會或心得可能是對他們有幫助的?

要成為專注的聆聽者。你因他們的權益受損而忿忿不平,但是在發言前,一定要再次更深入聆聽他們。與原住民部族建立及維繫彼此之間的互信,他們因後殖民社會裡的許多背信行為而吃了苦。

有時你會以司鐸身份就具爭議性的議題發言、捍衛教會的傳統立場或表達求變的渴望。你的牧民方向有何共通點?

置身公眾領域,你需要謙遜,但同時要堅強和有決心。由於教會的兒童性虐待醜聞,我們述說何謂公益或大眾福祉的權威性已減弱,不過我們必須為弱勢的無聲者和被邊緣化者這樣做。就算是對俗世社會來說,福音仍是喜訊。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福音是以窮人和被邊緣化者為中心,而且不論是否順應潮流必定要時時刻刻擁護真理。

一路以來,你遇到了甚麼阻力和障礙?

政治永遠都涉及妥協。如果問題有一個簡易清晰的答案,就毋須政治性的解決方案。有些人不想從一位司鐸口中聽到這些事情。有些人認為我們應只擁護抽象的理想。有些人以為我們的參與只為達成自己的目標或提昇自己的社會地位。有些人──包括一些教會內的人──就是不信任耶穌會會士。

2023-06-06_brennan_event

在你獲得的多個榮銜中,澳洲國民信託組織National Trust of Australia)授予你「活國寶」(living national treasure)這個稱謂。此榮銜有點令人費解,請解釋一下。

1995年,國民信託組織(the National Trust)邀請澳洲人投票選出50名「活國寶」──為國民生活所有範疇作出貢獻的人。在法庭首次承認原住民的土地權益的歷史性裁決後,我便已參與一個尋求維護他們的權利的長期運動。人民樂見一位既不是政客,又非原住民或代表採礦公司,而且是可信的人能夠站出來解釋複雜的法律問題,尤其是當原住民和採礦公司兩者之間有衝突的時候。

你如何在日常生活和事工中實踐耶穌會的「普世性使徒優先」?

我祈禱;以澳洲天主教大學紐曼學院的院長身份與年輕人合作;廣傳《願祢受讚頌》的倡議。我在推行正義與修和的事工中,與窮人、遭社會離棄的人及暴力受害者同行時,感到最自在。

 

原文出處:耶穌會全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