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耶穌人世生活最後的一個夜晚,祂以自己的體血留給了我們愛到底的盛宴。祂也囑咐心愛的門徒,要放下身段,彼此洗腳,體現了愛到底的真諦實意。而「成為我們所領受的」就是對祂愛到底的最真切回應。

(一)一個紀念的夜晚: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

經過四旬期5個星期的準備,今天晚上,我們圍繞在主的祭台前,透過主的晚餐彌撒開始逾越節三日慶典。這是一個紀念的夜晚,我們紀念主耶穌在祂人世生活的最後一夜,跟祂心愛的朋友們在逾越節晚餐中同食共飲;我們紀念祂對門徒們宣告祂將以自己剝開的身體、將自己傾流的血當作祭獻,作為建立聖體聖事的預像,成為生命之糧,讓人吃下去、喝下去。今晚我們也紀念耶穌的友情和愛情被出賣,但是為了完成天主救贖人類的計劃,卻仍然愛到底。

除了聖體聖事,我們今晚也特別紀念耶穌留給祂心愛的朋友們(包括今天的我們)要彼此洗腳的誡命。祂打破了當時的傳統,放下老師尊高的身份為學生洗腳,為的是讓他們知道真正的愛在於空虛自己,謙遜地為人服務,而且如果不讓祂洗腳,就無分於祂,跟祂沒有關係。

很重要的是,耶穌也特別囑咐他的朋友們:「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

為了紀念耶穌,為了讓祂在最後晚餐建立的聖體聖事重現,蒙召擔任公務司祭職的神父們繼續在舉行感恩祭時行擘餅禮。所以,在司鐸日的今天,神父們在早上舉行的祝聖聖油彌撒中重新宣誓,提醒自己要記得為基督和天主子民服務的誓願。司鐸們透過感恩聖祭讓基督的祭獻重現,讓基督的體血此時此刻真實地臨在,來餵養天主的子民。為了凸顯這一點,今天晚上開始直到復活前夕守夜禮的聖體櫃是空的,而我們待會兒及明天要領受的聖體,就是在今晚的感恩祭中由司鐸所祝聖的。我們待會兒也會進行濯足禮,為的是記得愛不在於空言,真正的愛是要放下自己,以實際的行動來展現。

(二)成為你所領受的:對於聖體聖事、洗腳服務、逾越奧蹟的個人省思

這幾天我在準備道理時,腦海中浮現了過去幾年跟舉行聖體聖事有關的牧靈經驗。我想在此跟大家做個分享,希望這對大家在反思自己和聖體聖事之間的關係能多少有一些啟發。

兩年前,我在玻利維亞接受修會最後一個階段的培育(第三年),在聖週的時候,我被長上派到玻利維亞境內亞馬遜河流域的耶穌會傳教區,協助一位負責72個部落的耶穌會神父,到其中的8個原住民部落服務,給他們行聖體聖事禮儀。由於這72個部落分散在亞馬遜河流域不同的區域,所以有的部落一年只有一台彌撒聖祭,換句話說他們一年只有一次可以領受基督聖體,所以能夠領受基督聖體是個非常「奢侈」、極為難得的恩寵。因此,當地的原住民弟兄姊妹非常期待和渴望神父能到他們的部落,給他們舉行彌撒,給病弱的族人和年長者送聖體,或是給孩子們行初領聖體禮。

為了配合當地原住民白天農作和打獵的作息,彌撒聖祭一般都安排在晚飯之後。大家可以想像在原始叢林的夜晚,特別是整個聚會的場所只有一盞燈的情景。很多時候,我一邊念著彌撒經文,一邊用手驅趕飛蛾、蟋蟀、蚊子,還有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飛蟲,以免它們爬在經書上、祭披上,以及在麵餅和聖爵裡。這就是原始部落信友們的彌撒聖祭,當我舉起基督聖體和聖血,口裡唸著「這就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這一杯就是我的血,將為你們和眾人傾流,以赦免罪惡,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時,我看到的是一張張被貧困的生活所磨練、卻又是滿心期待救恩的臉。我的內心充滿了感動和感傷,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就是如此鮮明地臨現在他們當中,他們就是基督在亞馬遜河流域的縮影和彰顯。

由於我在亞馬遜河流域服務的時候剛好是雨季,加上當地的交通不方便,需要等待當地人的接送(有時候是騎馬、摩托車或是坐獨木舟),很多時候當我抵達部落時早已是滿身泥濘。這對於習慣了乾淨和看重時間效率的我的確是個挑戰。我記得我在準備前往第7個部落服務的時候,當天下午下了一場大雨,我等了兩個小時,答應來載我的人卻不見蹤影,於是我開始有了一些負面的情緒。可是後來,當我看到一位全身濕透,全身發抖的15歲青年出現在我眼前時,我當下就覺得非常地感動和慚愧。

原來他是那個部落負責安排禮儀的教友的兒子 Dandi。Dandi 非常貼心,他考慮到瘸腿父親的不方便,加上當天下又了一場大雨,於是他一下課飯也不吃地就騎著機車來載我。他看到了部落的其他弟兄姊妹們在聖事上的需要,自告奮勇地冒著風雨、餓著肚子,載我到他的部落舉行彌撒聖祭,這種為了把基督帶給別人的舉動讓我永生難忘。當天晚上,我們在非常簡陋的小木屋舉行感恩聖祭,雖然我和其中的3位教友在彌撒聖祭中被胡蜂螫傷,非常地疼痛,彷彿分享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的「釘/叮痕」,我卻在這位15歲的青年身上看到了捨己為人的耶穌基督。透過他的服務,他不但把聖體聖事帶給了部落裡的老人和青年,而他本身也成為了他所領受的基督(聖奧斯定的勸勉:我們要成為我們所領受的/ We become what we receive),這就是聖體聖事臨現於信友身上的具體實現。

現在讓我們把場景換到梵蒂岡,普世教會的中心。我曾經在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新聞網服務三年。我還記得第一年在梵蒂岡度過的逾越節三日慶典。由於當時還在學習義大利文,還是一位新手,對於三日慶典的新聞報導(特別是教宗主持的大禮彌撒)和廣播節目還不熟悉。那幾天我幾乎都埋首在電腦前做新聞的譯稿和潤稿,趕著在最快的時間把教宗的彌撒講道和梵蒂岡的禮儀報導給全球的華人信友。所以,當我完成工作,離開播音室以後,禮儀都已經結束了,甚至連基督聖體也沒有機會可以領。

當時的我心裡真的很難受,覺得自己被遺忘了,覺得自己就像被掰開的麵餅,不斷地給予,不斷地被掏空,痛苦到了極點。我心裡真的很不平衡,明明身處教會的總部,在教會的最中央服務,為何卻遭到這樣的待遇?

事後,我在祈禱中問耶穌這一切。我彷彿聽到祂如此問我:「如果我把你看重的都拿掉,你還願意跟隨我嗎?還願意愛到底嗎?」原來,那是耶穌給我洗腳的一個邀請,祂邀請我要放下自己身為司鐸的身份,以謙遜的態度為全球華人信友服務,藉由犧牲自己來體會愛到底的誡命。雖然那幾天我無法實際領受基督聖體,但是我卻更深地體會被剝開、與人分享、為人服務、與祂結合的意義。這個經驗讓我有分於耶穌,分享祂的逾越奧蹟,實際地參與祂的死亡和復活,並透過服務來紀念祂,讓祂此時此刻臨現在世上的意義得以彰顯。

(三)、反省與總結

弟兄姊妹們,我們今晚聚集在主的餐桌前,一起紀念主耶穌為我們所留下的感恩聖祭。此時此刻,主耶穌臨現在古亭耶穌聖心堂的餐桌上與全體信友身上,在亞馬遜原住民部落簡陋的餐桌和族人的聚會裡,也在梵蒂岡金碧輝煌的餐桌和來自全球各地的信友代表身上。我們在不同的時空卻紀念和慶祝著同在主內的愛的宴席。

在紀念和慶祝聖體聖事的同時,我們可以問自己:

  • 耶穌以自己的身體和寶血所做的祭獻,為我而言到底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 我有多大的渴望前來領受祂?我是否知道其實是祂來尋找我們,使我們在領受祂之後,被祂滋養,被祂轉化,被祂剝開,好能相似於祂?使祂在我們身上活臨活現?

我們今晚也紀念祂在餐桌前的另一個邀請,祂敦促我們放下自己,放下身段,接受祂為我們洗腳,也洗彼此的腳,活出愛到底的服務。

  • 為了有分於耶穌,我有什麼該當放下的?
  • 我是否願意讓祂將我的一些污穢和不堪洗乾淨?
  • 我們是否曾經拒絕向哪些人彎腰和洗腳,因為覺得他們不配?又有哪些人來到我們面前要為我們服務時,卻遭到我們的拒絕?

願我們能夠在逾越節三日慶的這幾天,特別是待會兒主禮神父在成聖體、成聖血的時候,或是遷供聖體後、陪伴聖體時,把心中的這一切都託付給耶穌,求祂給我們恩寵,使我們有分於祂,被祂轉化,成為我們所領受的,因為我們這樣做,就是為了紀念祂,那位愛我們愛到底的主耶穌基督。阿們!

 

謝詩祥神父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