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成為耶穌誕生的首批見證人間接地告訴了我們聖誕節的主要意涵:無限美善的天主願意與貧窮、匱乏、軟弱、有限的我們親近,祂愛我們愛到成為了人一樣,以卑微的方式來到這個受傷的世界,與我們同在。另外,牧羊人對於天使的報喜所做出的四個回應,以及聖母「默存心中、反覆思想」的態度,是行動與默觀的典範,是我們效法的對象。
我們今天選讀的福音是昨天子夜彌撒的延續(路一15-20),描述了牧羊人在驚訝之餘,採取了行動去拜訪耶穌聖嬰。所以,傳統上來說,聖誕節黎明彌撒也可以稱為「牧人彌撒」。
在四部福音當中,只有兩部提到了耶穌誕生的事蹟,除了路加以外,另外一部就是瑪竇福音。按照瑪竇的傳統,耶穌誕生的喜訊首先是傳報給東方的賢士們,他們是有智慧的星象學家,跋山涉水帶著貴重的禮物去朝拜耶穌聖嬰。相對的,我們昨晚和剛剛聽到的路加福音卻提到了天使把耶穌誕生的好消息首先告訴了牧羊人。那,牧羊人到底是誰呢?
一、牧羊人與聖誕節的意義
顧名思義,牧羊人就是照顧看管羊群的人,由於他們會碰到不潔淨的東西(像是羊的屍體或糞便等), 因此在猶太社會裡他們被認為是不潔淨的。他們總是被排除在聖殿以外,算是當時遭人鄙視的邊緣人,屬於主流社會以外的低階族群。
所以,當這些被人瞧不起的牧羊人看到天主的使者來到他們面前,把「救世主默西亞」誕生的喜訊告訴他們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內心的那份驚訝和不可置信!
路加福音的作者特別安排牧羊人作為天主子降生成人的第一批見證人,這除了跟路加特別關心貧窮弱小者有關以外,我想,他最想帶出的訊息就是:天主願意與人同在,更好說是「天主願意與所有的人同在」,包括那些弱小的、貧窮的、被社會邊緣化的人(像是寡婦、罪人、稅吏、牧羊人)。
我很喜歡一位耶穌會神學家 Jacques Dupius 神父的見解,他說天主子耶穌基督不單單只是優先選擇貧窮者,選擇站在他們那一邊,祂本身其實就是貧窮的,祂是被人排斥的窮人,人性上祂跟弱勢者是同一國的!祂願意掏空自己,在馬槽誕生成為人,藉著這樣的貧窮具體地與人同在。
其實,聖史路加的這個「讓人意外的安排」,間接地告訴了我們慶祝聖誕節的主要意涵:無限美善的天主願意與貧窮、匱乏、軟弱、有限的我們親近,祂愛我們愛到成為了人一樣,以卑微的方式來到這個受傷的世界,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行。所以,聖誕節主要提醒我們:天主是如此瘋狂地愛了我們,祂對我們不離不棄,祂打破了天跟人的界線,為的是要跟不堪的我們在一起。
二、牧羊人的四大舉動
現在,我們來看看牧羊人後來的回應。在眾天使離開以後,牧羊人也許會懷疑地說:真的嗎?天主子怎麼可能在這麼寒酸的馬槽誕生?也許他們也會說:哇!天主的使者竟然不嫌棄地來到我們這裡,把全民族的大喜訊告訴我們,而且天主子還「為我們」誕生了,我們並沒有被排除在救恩之外!我想,如果我們就是當時的這些牧羊人,我們大概也會有這樣的反應吧!
按照路加的記載,眾天使離開牧羊人以後,他們作出了以下的四個舉動:
(一)彼此討論:
他們首先一起討論和分享,然後才決定一起上路,前往白冷「一探究竟」。換言之,他們懂得發揮團隊共融的精神,一起討論分享,然後一起「同道偕行」,回應上主的邀請。這非常符合教宗方濟各所提倡的「同道偕行」的「共議」精神,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第一點。
(二) 急忙上路:
隨後,他們「急忙」去了。關於這一點,教宗方濟各在《美妙的景象》宗座書函裡提到了牧羊人如何以積極的態度,迎接了降生成人的天主。他說:「牧羊人不像其他許多人,總為很多事情忙碌不已,他們成為首批的見證人,看到了最要緊的事:救贖的恩典…牧羊人回應了那為了與我們相遇而成為嬰孩耶穌的天主;他們滿懷愛慕、感恩和敬畏之情,動身前去會晤祂(小耶穌)。」(5號)這讓我們反省到,對於天主的救恩計畫和邀請,我們要如同牧羊人一樣,要及時採取行動,不要延後推遲。
(三) 傳揚喜訊:
接著,牧羊人「把天使對他們論這小孩所說的事,傳揚開了」。牧羊人看到了馬槽的嬰孩後,也就是求證以後,就把天使給他們報告的好消息傳出去。這樣的傳報對聖母而言是一個肯定,讓瑪利亞知道天主的話沒有落空,她的嬰孩真的就是萬民期待的救世主默西亞。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在這個負面消息、假消息滿天飛的時代,我們有沒有把看到和聽到的好消息傳給別人呢? 還是成為了負面和假消息的推手?
(四)光榮讚美:
最後,我們也看到牧羊人帶著喜樂的心情,跟天使們一樣地光榮讚美天主。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在生活中,無論是在工作的場域、學校或是家庭裡,我一般會如何光榮讚美天主呢?
三、聖母的「默存心中、反覆思想」
在這段福音裡,除了牧羊人之外,我們也不能忽略聖母。我們看到她「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
我們不清楚聖母當時具體地在想什麼,只知道她把一切事放在心上,反覆的思索。
也許她回想起天使給她報喜的那個片段,想起天主給她特殊的恩寵;也許她在心裡面再一次地詠唱她的讚主曲,也許她想到了她跟若瑟前往白冷的艱辛旅程,想到眼前的天主子竟然在馬槽誕生,而對天主的計畫感到驚訝!
聖母的這個舉動,讓我們看到了在事件發生的同時,靜默與回顧的重要性。沒錯,我們應當效法牧羊人把好消息傳揚分享出去,可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在內心深處,保持靜默、省察回顧和反思生命事件的重要性。
四、牧靈反省
弟兄姊妹們,在這台「聖誕黎明彌撒」裡,我們除了要感謝天主選擇以如此特殊的方式,誕生在我們中間,我們也可以藉由牧羊人和聖母的榜樣,看到行動與默觀兩者缺一不可,我們要找到平衡,勉勵自己成為一位「行動中的默觀者」。
在聖誕節這一天,我們可以做以下的反省:
(一)對於天主對我們的邀請,我們一般是如何回應?是躊躇不前?還是欣然答覆?別忘了天主的計畫總是讓人驚訝的,祂選擇了以貧窮的馬槽誕生人間,選擇了弱小的少女瑪利亞做祂聖子的母親,選擇了被人瞧不起的牧羊人傳報喜訊,所以我們不要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不配參與天主的邀請,錯過了見證和宣報福音的機會。我們真的不要妄自菲薄,在經過分辨以後,要勇敢和急忙地與祂合作!
(二)今天耶穌也持續地以弱勢者的姿態在許多地方誕生,此刻祂可能誕生在外籍漁工的漁船上,緬甸和烏克蘭的難民營或是庇護所裡。我們要不要也效法牧羊人,一起採取行動(祈禱或捐贈的方式),去關懷誕生在他們當中的弱小的耶穌聖嬰?
如果這些為我們太遙遠,我們可以試著去關心生活裡被人排擠的家人、同事、同學或是其他的弟兄姊妹,給他們做一件聖誕節的愛德善舉,因為耶穌說過:「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弟兄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40)
最後,讓我們祈求聖母,願她幫我們祈求在內心深處也懷有那份「默存心中、反覆思想」的恩寵,利用年終歲末的時候好好地回顧今年發生在我們身上和周遭的一切,看看天主給了我們哪些恩賜,為這一切恩寵光榮讚美天主,也把主耶穌帶來的喜樂和平安分享給身邊的弟兄姊妹。
祝大家 聖誕快樂,主恩滿盈!
謝詩祥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