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資源開發室的人員,你不能拉長著臉。」耶穌會亞太區聯會主席東尼.墨雷諾神父 (Fr. Tony Moreno S.J.) 的這席話對於參與亞太區資發室主任會議的各會省代表來說顯得格外真切。因著這份提醒,與會的代表們以喜樂的心情,在三天的時間裡一同分享和學習跟募款有關的典範實務 (best practices) 及知識,為能更好地履行耶穌會的使命。
受到疫情的影響,耶穌會亞太區各會省的資發室主任及代表經過兩年的等待終於在2022年11月21日至23日於菲律賓宿霧的依納爵靈修中心 (Cebu Center for Ignatian Spirituality) 碰面,召開了實體會議。與會者來自印尼、韓國、菲律賓、越南、新加坡、東帝汶、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和台灣,日本和澳洲的代表則透過 Zoom 在線上同步參與。
由於與會的資發室主任和代表多半剛接下任務,會議的議程因此聚焦在設立資發室、敘事,以及補助申請等關鍵元素。澳洲耶穌會使命單位的執行長及耶穌會亞太區聯會資發室秘書長海倫.福德 (Helen Forde) 是此次會議的協調人,在會議中她對設立資發室和募款項目所涉及的步驟、工具和相關活動提供了指導和說明。她特別強調對捐贈者給予關懷(donor care)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醒在募款提案中要清楚說明需求、緊急性及其帶來的成效。
此外,耶穌會亞太區聯會傳播中心的莉亞 (Ria Limjap) 和瓦妮莎 (Vanessa Gorra) 也在會議中分享成功敘事的力量,以及如何藉由電子報將之傳達給廣大的受眾。她們表示,好的故事會牽動讀者的情感,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並在他們內心深處觸發同理心。

會議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幫助與會者學習如何草擬補助案,大會邀請了澳洲聖母昆仲會的艾倫修士 (Allen Sherry fsm) 來主持這個單元,他在募款和國際發展的領域有數十年的實務經驗。藉由小組個案討論的方式,艾倫修士從募款的提案、找到補助單位、提出申請、募款後續的報導,以及跟捐贈者維持關係等面向,帶領與會者實際地走一遍募款的專案管理程序。
另外,澳洲耶穌會使命單位國際項目經理凱特 (Kath Rosic) 則談到現今捐贈者對於保護兒少及脆弱者 (safeguarding) 的重視,她提醒資發單位務必在其服務的機構內推行相關的政策與措施。墨雷諾神父也分享了耶穌會羅馬總院對於同一議題的要求與更新的事項。
在會議接近尾聲的時刻,與會者也針對緬甸當前的挑戰與情況提出討論。對此,耶穌會菲律賓省近期成立了緬甸服務處 (Myanmar Desk) ,希望透過建立國際網絡能促進團結互助的行動,為緬甸提供救濟及可持續性的調停舉措。菲律賓省耶穌會援助協會 (Philippine Jesuit Aid Association) 主席祈隆祈隆神父 (Fr. Joe Quilongquilong S.J.) 也分享了該省在培育經費和照護高齡會士的募款經驗。

耶穌會亞太區聯會資發室主任葛聶神父 (Fr. Vidal Gornez Jr S.J.) 表示,設立資發室確實是個挑戰,「亞太區聯會有需要募集款項以支持本聯會共同的使徒工作。」海倫.福德 (Helen Forde) 女士也談到向人開口募款的勇氣及其重要性,因為很多時候恩人慷慨地捐贈「純粹是因為有人向他們開口提出了需要」。
雖然會議的課程相當地密集,主辦單位也特別安排在第二天下午參訪宿霧的文化景點,其中包括:建於1730年菲律賓最老舊的耶穌會房舍(現已成為博物館)、宿霧華人文化遺產博物館、16世紀麥哲倫的十字聖架,以及著名的耶穌聖嬰聖殿。最後,與會者也參訪了位於宿霧的耶穌會堂區—耶穌聖心堂,跟當地的華裔教友、恩人,以及耶穌會會士互動共融。
這三天的會議加深了耶穌會亞太區資發人員彼此之間的認識,促進了往後更多的團結互助與合作。具體而言,與會者深刻地體會到了給予的喜悅、合作的精神,以及在主內夥伴的情誼。
本文摘譯自耶穌會亞太聯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