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的歌聲,悠長動情;將臨期的人們,滿懷期盼。
依撒意亞先知祈願上主說:「啊!望祢衝破諸天降下,群山在祢面前震盪。」(依63:19)這個發自內心的呼聲,於新禮儀年開始之際,十分切合我們因著季節的變化而對救主期盼的心情。
耶穌基督降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我們繼承教會的美麗傳統,每年於此時節,準備紀念及慶祝祂的降生奧跡;同時,也不忘馬爾谷福音中,主耶穌要我們保持醒寤的教導,以迎接祂的再度來臨。
身處這一世代的我們,如何才能醒寤不寐,迎接救主的來臨?
依撒意亞先知書中上主被描繪為「陶工」父親:「上主啊!你是我們的父親;我們只是泥土,你是我們的陶工,我們都是你手中的作品。」(依64:7)
我們要接受祂的塑造,在這充滿希望的季節,把我們的心呈奉主前,好能被祂予以潔淨更新!我們是泥,祂是陶工。願上主依祂所願,重塑我們,煥然一新!「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儂詞》元.趙孟頫)。這種合一境界,既可指「人要離開父母,……兩人成為一體」(瑪19:5)的夫妻關係,亦可喻作基督和教會的關係,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合一境界,儼然成為猶太民族與中華民族於其不同歷史時期及時代背景下的共同追求。
將臨期提醒我們加倍熱心而醒寤祈禱的精神。魔鬼並不甘心于我們喜樂地迎接救主來臨,而祈禱、默觀、習道宣道、朝拜讚美,乃戰勝所有惡者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們心懷喜樂與希望的緣由。在祈禱中,片刻也可體驗永恆。以基督之心為心,與基督之心合一,在基督內一切皆可化為永恆。所謂「永恆一瞬」,在天主眼中,瞬間即永恆。正如伯多祿所言,為天主「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讓我們學習以天主之心為心,以天主之眼為目,以天主胸懷愛人。
生活於罪惡愁苦黑暗中的人們,等待著救援的曙光。為古代猶太民族如此,為今天世界各民族亦皆如此。我們一面紀念並參與救主降生的奧跡,準備分享祂誕生的喜樂與救恩;一面期待祂乘雲光榮降來,分享祂的永恆生命。
新季節,新希望。
信仰的寶貴,在於給人以希望,確實的希望;為活出豐盛的生命,希望是必不可少的。她原本就是生命的要素,不可或缺。在這新的季節,心中懷有希望,醒寤期待主的來臨,好能與祂一起飽饗愛之筵席:「看!我立在門口敲門,誰若聽見我的聲音而給我開門,我要進到他那裡,同他坐席,他也要同我一起坐席。」(默3:20)
作者/司馬暉神父
本文轉載自天亞社中文網,版權均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