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耶穌同門徒在加里肋亞周遊時, 耶穌對他們說:「人子將被交於人們手中。
他們要殺害他,第三天他必要復活。」門徒就非常憂鬱。
他們來到葛法翁時,收殿稅的人來到伯多祿跟前說:「你們的師傅不納殿稅嗎?」
伯多祿說:「自然納的。」他一進到屋裏,耶穌就先對他說: 「西滿! 你以為怎樣? 地上的君王向誰征收關稅或丁稅呢?向自己的兒子,或是向外人? 」
伯多祿說:「向外人。」耶穌對他說:「所以兒子是免稅的了。
但是,為避免使他們疑怪,你往海邊去垂釣,拿釣上來的第一條魚,開了它的口,就會找到一塊「斯塔特。」拿去交給他們,當作我和你的殿稅。」
需要靈感
基督苦難的議題經常在福音中出現─這是第二次對受難的「預言」。門徒們確實變得非常憂傷,表示他們了解祂在說什麼卻沒有聽進受難的敘述。讓我們祈求對基督的苦難有更大的理解與感謝。
繳稅的問題很費解,我想我們可以聚焦在對流言蜚語的見解。瑪竇報導這件事表示「他有優秀的泛基督教派策略以及牧靈的良好觀念」(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