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給他們設了一個比喻,論及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
他說:「某城中有一個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
在那城中另有一個寡婦,常去見他說:請你制裁我的對頭,給我伸冤罷!
他多時不肯;以後想到:我雖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
只因為這個寡婦常來煩擾我,我要給她伸冤,免得她不斷地來糾纏我。
於是主說:你們聽聽這個不義的判官說的什麼!
天主所召選的人,日夜呼籲他,他豈能不給他們伸冤,而遷延俯聽他們嗎﹖
我告訴你們:他必要快快為他們伸冤,但是,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
需要靈感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對許多被冤枉的人而言,為了測試並確保他們的權利,必須要堅持不輟。
由這個有關寡婦的故事,耶穌告訴我們不要按照這個判官的觀點來看天主。雖然天主也許並未全然按照你的祈禱或如你所願的快速應允你,耶穌卻要我們堅持不懈地祈求。
那麼我們的祈禱便成為單純信德的操練,然而我們的祈禱是與一位非常親近的朋友的交談,祂最了解我們的需要並常以出人意表的方式答覆我們。
藉著不斷的祈禱,我們與耶穌的特殊友誼發展成我們所得以擁有的最佳恩寵—與祂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