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资发室和台北依纳爵灵修中心再度携手合作,于夏日周末午后透过视觉、嗅觉、味觉等五官觉察,引导恩人朋友学习以全人全心“品尝”食物,也“品尝”生命中的酸甜苦辣,重新体会与主的深刻连结。
由耶稣会中华省资发室为恩人朋友主办的“生活爵招──依纳爵灵修讲座”,截至2025年的年中,一共办了五场。本次资发室再次与台北依纳爵灵修中心合作,于2025年6月7日周六午后,透过下午茶吃点心的灵修体验方式,“与耶稣品尝酸甜苦辣”。当天活动由台北依纳爵灵修中心辅导团队的顾爱兰老师带领,几位辅导协助,于台北耕莘文教院三楼的MAGIS青年中心多功能教室举行。虽然当天下午大雨滂沱,来自各地、不同年龄与背景的参与者却风雨无阻地前来,大家在简单却深刻的祈祷与分享中,展开一场结合味觉与灵性的特别旅程。

小事中见天主,日常中活出信仰
课程以陆亚纶老师带领的自我介绍暖场,她邀请参与者透过食物比喻当下的心情与生命状态:有人形容自己像奶茶,外甜内苦;有人说自己如含着橄榄,清澈甘甜;也有人觉得自己像一锅火锅,从清汤慢慢加料,变得丰盛与温暖。资发室主任谢诗祥神父则分享,自己心中浮现的是家乡马来西亚的叻沙,这道食物味道浓郁,层次多样,在当天下著大雨的午后吃上一碗,必定令人身心舒畅。
顾爱兰老师进一步引导大家进入“慢食祈祷”的练习。她指出:“慢慢吃,不只是为了健康,更是与天主同在的操练。”透过视觉、嗅觉、味觉等五官觉察,参与者学习以全人全心“品尝”食物,也“品尝”生命中的酸甜苦辣,重新体会与主的深刻连结。

活动中播放了一段以酸、甜、苦、辣等味道为主题的影片,唤起大家的味觉记忆与情感共鸣。有学员分享:“光是画面就勾起许多感官的感动,原来味蕾的感受是如此强烈!辣椒的影像让我印象深刻,它虽是配角,却能点亮整道菜,就像我们基督徒的召叫——虽为少数,却能做盐做光,在日常中默默发挥影响力。”中华圣母会李佳白修女则笑说:“尤其那位小女孩吃冰淇淋的表情,差点没把纸盒吃进去,最吸引我!”
在接下来的静默品尝环节中,参与者需选择自己“喜欢”、“不喜欢”、“甜”与“酸”的食物,并觉察其所唤起的感受与记忆。有些人惊讶地发现自己对味觉的认知与实际感受有落差,也有人惊觉自己总是“吃得太快”,忽略了食物所传递的天主恩典。

见证主的临在 —— 真实生命的回响
进入小组灵修交谈后,众人开始将味觉经验延伸至对信仰与生活的反思。古亭耶稣圣心堂教友陈嘉明分享,在吃西瓜的瞬间想起童年夏日的回忆,也省思天主如何透过各种人事物,使生命更加有层次与色彩。这次活动也让他反问自己:“在生命中,我是通勤者,还是朝圣者?”来自华山天主堂的教友陈则君表示:“原来依纳爵灵修也可以融入日常的三餐,表现在惬意的下午茶中,甚至沈浸于每一次品尝美食的当下。”
此外,有学员分享说:“我原本以为自己偏好咸食,结果却选了许多甜点;还以为自己吃得少,却发现份量惊人。”这些发现不仅让人重新认识自己,也让人深刻体会到,原来祈祷可以这么贴近生活、贴近味蕾。

灵修,不只是教堂里的事
活动尾声,谢诗祥神父与团队邀请大家将这份灵修经验带回日常生活中,持续地操练。食物,不只是身体的补给,更是与天主同行、与他人连结的见证。正如学员熊佑恩女士所言:“看似简单日常的饮食,却能激发出每个人心中的天主圣三。很感动,也很感谢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
《生活爵招──与耶稣品尝酸甜苦辣》让当天参与的弟兄姊妹重新发现,信仰不只是教义与仪式,它可以是一次味蕾的感动、一段童年的回忆,或一餐静静咀嚼的祈祷。灵修可以从最平凡的三餐开始,也能在最简单的一餐中,感受到天主深深的爱。
耶稣会资发室与台北依纳爵灵修中心未来仍将持续携手合作,举办更多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的灵修活动。诚挚邀请爵家伙伴们随时关注我们的动态,一起透过日常生活的灵修,在酸甜苦辣中品尝天主的美善。
文/图 耶稣会资发室
*更多“生活爵招”报导
“生活爵招-手作蜡烛点燃内在希望”
“生活爵招-与情绪做朋友”(高雄场)
“生活爵招-与面包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