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三伏天,又湿又热很难熬,却是调整体质的好时机。灵修生活也有三伏天,沉闷干枯、难以祈祷,却是焕然一新的契机。夏天要多补充水分,而祈祷,就似灵修生活的水分,只要用点计画创意,稍加变化,并坚持到底,你的灵修生活,也会从酷热难耐转而变成清新凉爽。
在美国,尤其是南方,把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段期间,称为夏季的“三伏天” (dog days)。天热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地球的倾斜使得阳光以更直接的角度、更多的时间,照射地球,因此白天更热、更长。抛开科学不谈,我知道这里会变得非常炎热和潮湿,据说这种天气连狗都适应不了。 至少在我住的地方,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可能让人感到有点身心倦怠、停滞不前,反正就是毫无动力。 尽管我们有空调,但光想到外面有多湿热,我们就会对大多数的事情感到兴趣缺缺。
多年来,我留意到我的灵修生活也有三伏天。我的祈祷可能先是灵思泉涌,之后似乎会急转直下,直到变成一段百无聊赖的时间。 好端端坐着祈祷的想法,不再吸引我。到那时,我就会运用在夏季炎热中的经验,来帮助祈祷重新回到正轨。
举例而言,这种酷暑天有时好像永无止境,没有午后雷阵雨来降温,也盼不到凉爽的时光。 这种情形一旦发生,我就必须提醒自己,高温终究会转为清凉。我会想想,当秋季第一天来临,而我需要穿上一件薄外套时,那感觉将有多么美好。 同样地,当祈祷有困难时,我尽量不惊慌。我回想神慰的时刻,尤其是在那之前的祈祷中,出现过的神慰。我相信曾将我安放于神慰之中的天主,仍然与我同在,并将带我度过这段干枯的时期。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在夏天,特别是在户外时,我得不断提醒自己补充水分。 我的灵修生活也是如此。当祈祷干涸时,就补充水分吧!祈祷对于供应我们内在空间所需的活力至关重要,犹如水供给身体液体一样。祈祷让我的内心专注于在我内和在我四周,天主的临在。当我发现祈祷很困难时,我不会放弃,我仍然每天祈祷,并给自己一些“酷”(cool) 的东西来改善,例如在固定的祈祷时间播放灵修音乐或影片。借由改变我的空间或祈祷方法,使我的祈祷焕然一新。
白日又长又热时,我会窝在屋子里,顺应天气调整我的活动。远离外头的酷暑后,我不再把心思放在天气上,因而让思路更加清晰,精神也大为提振。 在我的例行祈祷中添加一些东西,可以帮助我离开低谷。我可能会打电话给某位朋友,并自告奋勇和他 (她) 一起祈祷。或许我会拜访一个久未联络的友人。也或许我会为因病不能出门的朋友,额外准备一餐。为他人做一点善事,将我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重要的事情上:帮助他人。对人有益,是摆脱我自己灵性干枯的主要方法之一。
夏季三伏天确实存在,而且未来肯定还会出现。 (这正是天主创造冰凉的西瓜和甜筒冰淇淋的原因!)灵修生活的三伏天也是如此。 然而,只要有点计画和创意,我们就可安然过关。 只要牢记,坚持到底、用祈祷补充水分,还有,服务!
撰文:梅琳达·勒布朗 (Melinda LeBlanc)
文章来源:IgnatianSpirituality
图:Canv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