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帝汶的偏远山区,有两种召叫恩宠的邦神父,既是传教士司铎也是一位医师。他为了医治当地居民的灵魂与身体,练就一身在偏远山区开车的高超技术。他为当地居民带来天主的祝福与保证:一切安然无恙。
“欢迎来到东帝汶!好热哦!你吃过饭了吗?”当我抵达首都的帝利国际机场,准备展开为期两周的生活体验时,有位穿着卡其色工作短裤的男士,大剌剌咧嘴笑着向我打招呼。我在初学时见过他一次,也在圣召宣传海报上见过他,我还听过无数关于他在东帝汶工作的故事。
在我开始考虑加入耶稣会时,我们的圣召推行小组推行人会讲述菲律宾耶稣会传教士们的故事,来鼓励我们“往更有需要的地方去”。马丁.安东尼奥.“邦”.阿巴德.桑托斯神父 (Fr Martin Antonio “Bong” Abad Santos) 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邦神父是一名医生,也是菲律宾二战英雄何塞.阿巴德.桑托斯的孙子。他20年前被派往东帝汶,当时该国为了独立,仍处于长达数十年的战乱中。
邦神父于2002年抵达帝汶,和另一位菲律宾耶稣会士一起,萨米尔.“萨米”.迪桑神父 (Fr Samiel “Sammy” Dizon SJ) 。当地人记得他们抵达时感觉很急迫,仿佛没有多余的时间。他们从机场直奔位在拉亚科 (Railaco) 的传教区,在距离帝利 ( Dili) 约 27 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天主教团体,迫切需要一名司铎。为了协助埃尔梅拉 (Ermera) 偏远山村的团体,邦神父立即展开他的医疗和喂食 (feeding) 使命,这同时萨米神父立即在教堂附近建立了堂区的学校。两人都担任传教圣堂的本堂神父。
萨米神父现年90岁,回到菲律宾为教会和耶稣会祈祷,而邦神父仍在拉亚科,持续着他的行动诊所和喂食计划。
邦神父多年来在东帝汶,勤奋不懈地开车穿梭于山区,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为偏远村庄的人们带来灵性与身体的医治。有一天下午我陪他出门。当我跳上他的卡车时,我注意到另一辆车上装满了箱子,一位东帝汶的女士正认真地检查箱内的物品。显然,邦神父每次外出看诊,都会带一个移动的药局,而这位年轻的女士就是一名志工药剂师。
当我们经过偏僻的村庄时,我注意到人们多么熟悉邦神父卡车的声音。 孩子们会追着等他的卡车经过,脸上绽开笑容、对着车子挥手,喊道:“Bom dia,amu!” 这在德顿语中是“早安,神父”的意思。 有个孩子甚至喊著说:“我爱你,神父!” 邦神父笑了。他已经很习惯居民对他的满满爱戴了。 毕竟,早在这些孩子,甚至他们的父母出生之前,他就一直在从事医疗使命。事实上,他的参与可以追溯到他在菲律宾初学的时候,当时他在菲律宾的萨邦帕莱 (Sapang Palay) 提供医疗协助和咨询。 “当我在布基农省 (Bukidnon) 的桑博安吉塔 (Zamboanguita) 当年轻的堂区神父时,我也是做同样的事情。 我一直做这些很久了。”他说。
我们经过一连串的摇晃与急转弯,外加艺高人胆大,过一座当地人用木头和泥土搭造的新桥,终于抵达孤伶伶伫立在山丘上的一间小教堂。 我们可以远望东帝汶最高峰拉米劳山 (Mount Ramelau)。教堂四周都是咖啡树,它们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我一下卡车,就看见孩子们往邦神父跑。 地平线上冒出越来越多的人,正朝着教堂所在的山顶走去。 另一辆卡车的门也打开了,我发现那是一间十足完备的药局! 有那么一刻,我想起了我那想当医生却受挫的渴望。
我问邦神父提供免费医疗咨询和药物的流程。他笑了。“先办告解。再来是弥撒。晚点才是诊疗。”他眨了眨眼说。他边走开边穿上他的长白衣,再披上紫色领带,就在走进圣堂时,他又笑着大喊:“然后是午餐!”
大约有20位准备办告解的人已经在等他。其他坐在长木椅或地板上的会众大概有70人。我在机场遇到的法籍护理师艾莉 (Ellie) 看到我的样子,似乎察觉我在想什么。她说:“我们每天都这样做。一种全人的疗愈。在我们治疗身体之前,先是照顾灵魂,接着是滋养灵性。他先当神父再当医师。每件事都完成了,就可吃午餐。”
完成告解和缭绕优美歌声的感恩祭后,圣堂摇身一变成了营运中的门诊。有人负责挂号,同时间有两位护士测量和纪录病人的生命征象。邦神父也有他自己的工作站:几张一体成型的塑胶椅叠起来,就是改装的桌子,他可以在上面写处方笺和报告。圣堂外,药局已经准备好扩大服务给那些有需要的人。行动门诊持续了约两个小时。家庭、小孩和长者,排队等著请教邦医师或澳洲籍的义诊医师玛利亚.夏 (Maria Ha)。许多人离开时并不需要任何处方,但若需要药物,很容易就可从行动药局取药。
偶尔,我会靠近邦神父一点,观察他的看诊方式。他用德顿语问病人感觉如何,或者有什么感觉,就像一般的医师。但有一次,他不是写处方,而是画起符号,那些在我看来是代表太阳和两个圈圈。显然这位老婆婆不识字,所以邦神父用点巧思帮她记住正确的服药时间和剂量。
最后一位病人离开圣堂后,我好奇这个社区里最常见的疾病,于是去问了邦神父。他回答:“他们通常是呼吸道疾病、心脏的小毛病、耳朵和眼睛感染……但没什么很严重的。我们通常给他们保养或者可以预防疾病恶化的药物 ,但他们多半没生什么病。也许他们只想确保一切安然无恙。”
他的最后一句话十分触动我:“也许他们只想确保一切安然无恙。”
这是一位耶稣会传教士和他的团队,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每天开着他破旧的卡车出发,到偏远的山区提供医疗服务。但在那之前,他与前来看病的人,一起先庆祝基督赐予的完整与和好、庆祝圣体圣事。这些居民离最近的医院仍有几英里远,离医学中心更远,但是每个月有两次,一支车队会来到他们的圣堂、提供他们保证,一切都安好,因为天主从没忘记他们。他们或许住在很孤立的地区,离政府的医疗照顾资源很远,然而,他们很接近慈母教会的心脏与手臂。
文/图:比安.克鲁兹 (Bien Emmanuel C Cruz SJ)菲律宾省耶稣会士
克鲁兹修士目前在马尼拉罗耀拉神学院攻读神学。
翻译:苏香如 & 耶稣会通传中心
文章来源:耶稣会亚太区联会 (J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