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在巴塞罗纳求学,1524-25年

祈祷与乞讨

在巴塞罗纳,依搦斯‧巴斯卦再次欢迎依纳爵入住,依纳爵赴耶路撒冷之前,曾在她家里住过三个星期。人们形容她是“一个热爱真理的女人,就算给她全世界的黄金,也不能叫她撒一个谎话”。

在瘟疫肆虐期间,她收留了一个失散的孩子,这男孩记得朝圣者住在小房子楼上的房间,记得他睡的木板牀没有牀垫,及他怎样跪着祈祷几个小时。他说依纳爵是个沉默的人,只有当别人问他问题时才说话,但他所说的话“能说到人的心坎里”。他证明依纳爵从耶路撒冷回来时所穿的衣服,就是他离开时穿着的,并随身带着一串念珠,不停念玫瑰经。

依纳爵住在依搦斯‧巴斯卦家里的整段期间,吃的都是乞来的食物。

对他而言,乞讨的好处是他可以接触到那不曾认识及不可预测的;
经验到人们因纯洁的爱德而不问情由的施舍;
也令他经验到人们常作的嘲弄和赐教;
最后,就是那种对人绝望,唯仰望天主,全心信靠祂的感觉。

如母呵护

每星期都会有位巴塞罗纳妇女给依纳爵送来一些面粉,依搦斯会用来给依纳爵烤面包。凡他没有吃过的东西,他都会分给穷人。似乎依纳爵也会常常带回一些面包碎,吃掉最难吃的,把好的送给别人。

有一次,家里的男孩子翻看他的背包,说:“你背包里有许多面包呢”,朝圣者温柔地答:“随便吃吧!”尽管依搦斯不赞成,孩子们还是接受了依纳爵的好意。依搦斯说:“你们这些无赖,你们应该让他吃!”

朝圣者调解了这场争执,极温柔地说:“巴斯卦母亲,不要管他们,看着他们把面包吃光,就足以令我高兴了”。由此可见,也许依搦斯‧巴斯卦就是这世上唯一被依纳爵称为母亲的人。

依搦斯的儿子若望,与朝圣者同住在楼上一个房间。睡觉的时间到了,依纳爵会对年轻人说:“若望,去睡吧,我还有些事要做”。男孩子会上牀睡觉,假装睡着,其实在入迷地看着他的室友连续数小时跪在地上祈祷,并大声叹息:“我的天主,唯愿人们认识祢!”

毒打与娇养

当地道明会修女与平信徒素有交往,依纳爵多次造访,成功说服她们修正行为。

可是,他付出代价。一个被剥夺了乐趣的贵族,聘暴徒袭击他,将他毒打,把他丢在路中等死。一些磨坊工人把他送回依搦斯家里。他在牀上躺了几乎整整两个月,非常可怜。他们给他整理牀铺时,只能用毛巾来移动他。他们用浸了酒的牀单裹着他,为他疗伤。

他从未透露谁可能是凶手,或谁唆使这报复行动。若望‧巴斯卦回忆说,在这些日子里,“我母亲对待依纳爵就像宠爱自己的亲生儿子或下凡的天使一样;她彻夜不眠守护在他身边……巴塞罗纳名门望族的淑女绅士都来探望他,非常宠爱他”。

荣光闪耀

依纳爵散发的魅力,使人尊敬他,爱慕他。
许多人说他脸上闪耀的光芒,是内里的强光,向外透射。

关于这点,最精彩的见证来自伊莎贝尔‧罗斯尔;她在一五二三年,在巴塞罗纳首次遇见朝圣者,当时他正准备去耶路撒冷。他坐在教堂的台阶上,身边围着一群孩子。朝圣者苍白而犹似发光的脸孔绽放的一道光芒,深深打动她。

她听见内心有声音说:“去请他!”在得到丈夫的允许后,她派人去请朝圣者到家里吃饭,并给家人讲论天主的道理。他告诉他们他正要上船,他们便把他的书从船上搬了出来,然后船就开了。没想到这条船离巴塞罗纳不远就沉没了。

伊莎贝尔一直很喜欢朝圣者,多年后,当他在巴黎读书时,她帮助支付他的学费。一五三二年,他从巴黎给她写了一封感谢信:“此生我欠你的,比我欠任何我认识的人都多”。

召集同伴

依纳爵在巴塞罗纳求学时,
“开始渴望召集一些人,以实践当时在萌芽的计划,
就是帮助人修补他们在侍奉天主的缺失,即召集一班像是耶稣基督的号角手”。
这是我们首次见到他要致力改革的理想。

有三个人与他结伴为伍,但他们的热心随时间而流逝,并因为别的兴趣而离开了他。与此同时,依纳爵的老师、阿尔德乌尔,敦促他去阿尔卡拉修读文科。

他在一五二五年底,离开了巴塞罗纳,在身后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因他而受感动的人,及那些仍散发着他的神韵的地方和物品。

他于一五二五年十二月六日,给依搦斯写信,指出她面临的严峻问题,教她避忌,好“喜乐地生活”。

一个对自己非常严格的人,对他的养母却宽大为怀:
她不应该像他那样做过多的补赎。
他在信后的签名是“贫穷的朝圣者,依纳爵”。

 

反省:
依纳爵跪在地上,连续数小时祈祷,并大声叹息:
“我的天主,唯愿人们认识祢!”
你有多渴望别人认识天主?

 

(待续)

 

《踽踽独行:依纳爵.罗耀拉》Alone and on Foot (Ignatius of Loyola) 

订购资讯 https://is.gd/kPsA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