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就像一座大山,每个人从不同途径迈向这座山,但最后都走向这座山。”──卡洛。
“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庄子
“我们无所惧于死亡,正如太阳无所惧于黑夜一样。”──叔本华
在只注重现世,而缺少“来生”关怀的中国文化里,“死亡”自古就是人们所避讳的话题,自古及今,人们提及“死”字总是感觉晦气。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避而不谈。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源于没有真实的信仰。
基督信仰告诉我们:在对死而复活的基督的信仰中,死亡成为人走向新生命的一道门槛,是走向永生的必经之路:“因为在基督身上,我们有了光荣复活的希望。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主,为信仰你的人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而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后便获得永远的天乡。”
这追思弥撒中古老而美妙的颂谢词,在表达着我们对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它是所有基督徒战胜了死亡的力量,经由死亡进入了光荣的复活。
母亲在今世的最后一程中,她也选择学习耶稣的榜样。她在面对这美丽的世界说再见的时候很坦然,如同朋友一样善待了它。
母亲在去世前的一个月,她将自己的后世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母亲像流浪的孩子期待回家似的渴望与耶稣结合,她特别要求我们请神父来,让她领受和好、终傅和圣体圣事,并请求神父每隔几日过来为她送圣体。她愿意得沾圣事恩典的愿望没有落空,在母亲去世的前一天,她最后一次接受了终傅圣事。
母亲也早早的告诉父亲在她去世后要将她葬在什么地方,并清楚地告诉父亲她选择埋葬地点的理由。在母亲死后,父亲满全了母亲的心愿,将母亲葬在她事先选好的地方。
母亲明确的告诉父亲,她希望在她的葬礼时只请一班乐队,把节省下来的钱多为她求弥撒用。父亲在母亲去世后同样满全了她的愿望。
同时,母亲也把死后穿什么衣着的想法告诉了我:她希望我们能给她用平时穿的衣服,而不是在亡者商店里买来的送老衣。我和妹妹知道母亲的想法后,就给她一件件买来新的衣服让她试穿,直到母亲把自己的一套衣服挑选满意为止。在为她买过世后要穿的鞋的时候,母亲告诉我一定要买最大号的,因为去世后身体会浮肿,鞋号小了会穿不上。我和妹妹当时怀着刺心的痛为母亲置办了她最后的一身衣服和一双最大号的皮鞋。正如母亲所愿的,她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和鞋安息在主怀里。
母亲去世前几天,韩建富神父去医院里看望母亲。神父临走时,母亲诚恳的对韩神父说:“神父,我葬礼的时候,如果您有时间,请您一定来参加啊!”母亲这种出乎意料的邀请,令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韩神父急忙说:“放心!我一定会到。”母亲很开心的笑了。也正如母亲所请,她的葬礼韩神父也真的送了她最后一程。
母亲还嘱咐我很多琐碎小事,都是关于她去世后她的想法和愿望,我都按照她的意愿一一完成了。
母亲以坦然的态度去面对死亡,并能将自己的心愿去给予交代和嘱托,真是母亲人生的一大幸事。因为母亲没有给自己留下太多遗憾,而是优雅的转身给这个美好的世界深情的说了声:“再见!”
母亲,您面对死亡时的优雅教给了我们要好好的珍惜在世界活着的美好时光,因为只有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可以和这个美好的世界道别的从容不迫。亲爱的母亲,我始终相信:人生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是何角色不重要,重要的是将鲜活的生命活出来,并能在谢人生最后一幕时能够死而无憾。
文/张丽飞修女
本文转载自天亚社中文网,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