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新埔镇内思高工有一位原籍西班牙的老修士白云山,来台52年,青春岁月都奉献给学校。这位以校为家的老外,擅长发明创造,且淡泊名利,鲜少申请专利牟利,都送给贫困有需要的人,深深影响内思高工每一位师生,成为最受景仰的心灵导师。
81岁的白云山在民国44年入耶稣会为修士,九年后,到菲律宾传福音。52年前,他踏进台湾这块土地,到内思高工担任教师,18年前退休,获聘为该校董事。学校为他举办一场史无前例的庆祝会,感谢他的付出。
自认为天生劳碌命的白云山,现在每天还不定时巡视教室、厂房。厂房里遇到不认真上课的学生,会罚他们做伏地挺身,直到交出令他满意的作业才能停止。所以有不少学生看到他,多敬畏有加。

私底下的白云山,却是一位幽默风趣的长者。多才多艺的他,喜爱制作圣母石膏像,不仅栩栩如生,也充满灵性。由于只送不卖,耶诞节前索取者众,他只好日夜赶工以满足大家的需要。而校史馆典藏的每一尊圣母石膏像,也都是出自白云山之手。
白云山最被津津乐道的,是他擅长发明,来台52年,发明的东西不计其数。例如,内思厂房的车床、模具,都是他的杰作。
前校长罗名峰说,修士刚被指派来内思高工服务时,适逢台湾经济结构由农转工的转变期,喜爱动脑筋研究的白修士,创办“训练工厂”自制车床、模具,这些克难的器具坚固耐用,校方到现在还用呢。
另外,供弥撒用的面饼,人工制作慢又无法量产,白云山发明的面饼机,一次可以生产45个面饼,新加坡、泰国都下过订单;发明的蜡烛套子,以往短的大蜡烛都被丢弃不用,现在只要接到套子上,就可继续使用。
发明的东西虽然很多,但淡泊名利的白云山,几乎没有申请过专利,都送给贫困需要的人。他说: “信仰宗教的目的是要服务众人,台湾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相当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赚钱牟利绝不是我生存的价值!”

白云山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内思高工,迄今仍兢兢业业以校为家,视每位学生为孩子,有时候一些被他处罚过的调皮学生,在他的工作室外探头探脑,他都会给予最热情的邀约:“进来吧!孩子!我教你作石膏雕像。”
白云山既为信仰做了最好的见证,同时也成了杏檀的楷模。
作者:《民生报》记者李坤建
编按:白云山修士于2017年返回故乡西班牙安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