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于2025年5月23至24日举办的“依纳爵灵修对当代神学及教会改革的影响”国际研讨会已圆满落幕。大会邀请13位海外神学家,及一位香港神学家发表论文。现场演讲者的互动将讨论带至更深的层次,与会者的提问也颇精彩,让所有与会者对于依纳爵灵修与神学及共议同行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与领会。

很多时候我们谈论神学,总认为它是理性的学问,是客观的理论,与经验无关。而灵修则属经验的,是个人主观的经验。当代著名神学家中很多是耶稣会士,他们接受共同的依纳爵灵修培育,但所开展的神学思想却大异其趣。他们的神学是否与依纳爵灵修无关?他们的神学思想是否与他们个人的灵修经验分开?亦听过有批评先教宗方济各提出的教会革新,缺乏神学和灵修基础。是次国际研讨会正是为了这些问题而产生。

850-waterfront

研讨会在今年5月23至24日于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共邀请十三位海外神学家,及一位香港神学家发表论文。其中两位海外神学家因事未能亲身出席,以录影视频发表论文。虽然有着时差,他们也有出席线上讨论,为参加者带来惊喜。研讨会参加者十分踊跃,亲身出席有80多位,线上参与的平均也有100多位。除却讲者之间的互相提问和讨论,把讨论内容带到更深层次,参加者的提问和评语也很有水平,给予讲者不少压力。

要在一众神学家的著作中找出依纳爵灵修的具体影响不是易事。例如耶稣会士亨利.德.吕巴克枢机(Cardinal Henri de Lubac, SJ),在他的著作中很少直接谈到圣依纳爵。有的都是事实的记述。如何说他受到依纳爵灵修影响?研讨会讲者,任教于法国史特拉斯堡大学天主教神学院的贝特朗·杜马(Bertrand Dumas)分析吕巴克八篇有明显提及依纳爵的文献,吕巴克说:“不断净化的教会比不断改革的教会更卓越。”也说:“真正的教会改革是一项圣化工程,依纳爵在教会内推广的是福音精神的更新。”讲者结论出,吕巴克谈论的不是历史中依纳爵说过的话,而是他的精神。

“依纳爵灵修对当代神学和教会革新的影响”国际研讨会纪事

至于谈及依纳爵灵修与共议同行的关系,耶稣会士詹姆斯.汉维神父(Fr James Hanvey SJ)提醒,不要过份把两者连系,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共议同行是耶稣会的事件。汉维神父强调,它是教会和耶稣会的事件,依纳爵灵修是其中重要资源:
一) 为了使天主子民成为积极参与者的主教会议过程。
二) 为了聆听、学习和分辨的方法。
三) 为了支持主教会议精神所需的教会神学实践。

“依纳爵灵修对当代神学和教会革新的影响”国际研讨会纪事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对讲者和参加者均获益不少。当然因着不同背景和神学程度,各自有不同领会。耶稣会修士Martin会后分享他参与是次会议的感受:“因为还没有开始读神学,这次的研讨会在内容上为我来说有些艰涩,不过沉浸在两天的学术气息中,特别是看到各位专家之间的交互与思想碰撞,让我再一次领略了依纳爵灵修的博大精深,为我之后的神学学习是一份有力的推动。研讨会之余,我也有幸与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神学家谈天、交流和吃饭,他们身上散发的能量与热情,为我这样的后辈会士也是一份生动的启发。”

“依纳爵灵修对当代神学和教会革新的影响”国际研讨会纪事

圣神修院神哲学院的李小梅教授则有另一番的感受。“在这世代,我们或许感到宗教是一件私人的事,谈到灵修,更可能觉得这只关乎个人的内在感受,与教友自身的生活,与其他人、与社会,没有直接的关系。在是次研讨会题目中,便已经带出依纳爵灵修与当代神学及教会改革有着深厚的关系。多位国际著名的学者,由世界各地到港出席是次论坛,并分享他们的研究专长,循序渐进地介绍不同耶稣会神学家的思想,如何受依纳爵灵修的薰陶,及解构依纳爵灵修如何带领前教宗方济各提倡教会共议同行。这研讨会安排周详,每位讲者也有充份的时间发表,之后也有交互式的讨论。当中提出的问题,让讲者进一步阐释他们的论点,也鼓励研讨会参加者思考,和更深入地了解灵修与我们身处的历史脉络及社会环境,如何密不可分。”

是次研讨会开启了探讨灵修和神学的紧密关系,希望将来可以有更多的亚洲及本地的神学家参与,进行亚洲和西方的神学对话。

文/图: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林荣钧博士 (Anselm Lam)

“依纳爵灵修对当代神学和教会革新的影响”国际研讨会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