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中华省于2025年4月30日晚间,在台北圣家堂为同会弟兄教宗方济各举行追思弥撒。即使教宗方济各已经安葬于罗马圣母大殿,但前来参与这台追思弥撒的信友仍有三、四百位。众人在祈祷与礼仪中,隆重送别教宗方济各,也继续为他及为他的继任者选举深切祈祷。
“以前教宗方济各到处去做牧灵访问,现在我们要找他,要往我们内心去找,那里也是最接近天主的地方。”
四月的最后一天,也是教宗安息主怀后的第十天,耶稣会中华省于晚间替同为耶稣会弟兄的教宗方济各,在台北圣家堂举行追思弥撒。主礼的詹德隆神父进堂后不久,即以这句感人的话语安慰在场所有的神长、会士及教友。追思弥撒还有台北圣家堂本堂主任饶志成神父襄礼,约十位神长共祭。证道的神父则是曾与教宗有过几面之缘,也专访过教宗的谢诗祥神父。
即使方济各教宗已经于日前安葬于罗马的圣母大殿,但现场还是有三、四百位教友前来一起缅怀教宗方济各,在祈祷中抚平哀伤,也透过仪式完成隆重的“送别”。
圣咏团的歌声回荡于圣堂,嘹亮而神圣,而圣堂祭台前的一张小桌上,安放著一幅教宗亲切微笑的遗像,还有一对红蜡烛及一个精致的花篮,布置简单又素朴,一切都符合方济各教宗生前的仪表风范。
福音选读《路加福音》“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路十25-37)。谢神父证道时即表示,这个比喻也是教宗方济各牧职生涯中一再强调的重点:天主的名字和本质就是慈悲和怜悯。方济各教宗一再呼吁不要筑起高墙,而要建立桥梁,他张开双臂欢迎每一个人,尤其在他与难民、受刑人、年长者、弱小的孩童,还有饱受天灾人祸摧残的子民同在的时刻,我们具体看到天主慈悲爱人的面容。
方济各教宗的辞世,引发世人巨大的失落与悲伤,不分天主教教友或非教友皆同感哀悼,许多媒体纷纷报导他对世界带来的关键影响。谢神父表示,其实从方济各教宗上任以来即备受媒体关注,“报导他如何以耶稣会进行的方式,在忠于传统、勇于创新的张力当中,做出符合时代讯号的牧灵举措和改革,为的是能够以同道偕行的方式,带领教会走向全世界”。
除了回顾教宗的生平,谢神父也分享与教宗相处,令他至今难以忘怀,一辈子铭记于心的点滴。他自谦,何德何能第一次与教宗见面,就有四十分钟话家常的机会。教宗不仅发现他口渴,亲自为他和另一位也是中华省的弟兄倒水,会晤结束后也握著这两个年轻会士的手,一起于佘山圣母像前祈祷。当时他感到一股很强的暖流在他们之间流窜著,很感动与平安。
曾在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新闻网前身)工作的谢神父,于2024年5月24日以中华省通传中心主任的身分重返梵蒂冈,与教宗面对面采访,虽只有短短25分钟,教宗的智慧与幽默已足以发人深省。谢神父从自己与教宗的几次交会中发现,圣父是一位幽默感十足的沟通高手、待人亲切的谦卑牧者,以及重视祈祷的天主忠仆。
谢神父回顾2020年3月COVID 19疫情方炽时,教宗方济各独自一个人在空荡的伯多禄广场为举世祈祷、安抚人心。而今,在4月26日,同样的广场,却换成涌进25万为他送行、为他祈祷的人群。教宗方济各生前在无数场合中不断重申“请不要忘了为我祈祷。”证道时间最后,谢神父邀请圣堂内所有以掌声,喜乐地欢送教宗方济各荣归天乡。
圣祭礼仪结束后,现场紧接着播放谢神父与教宗面对面专访的精选影片,当教宗谈话的场景一幕幕重现于众人眼前时,他的音容笑貌与智慧幽默,仿佛并未离我们远去。之后,詹德隆神父代表全体会士与信友,向教宗的遗像献花,行三鞠躬礼,致上最高的敬意。
弥撒礼成前,由饶志成神父宣读董泽龙神父的感谢致词,董神父表示,自教宗方济各2013年上任开始,他的言行、教导和榜样,从不间断地给我们灵感和启发。而隐藏在他牧灵生活、勇敢的面对教会内外各种的冲突,以及对他的批评的后面,是与主的密切契合,并由上主而来的那份情怀、信赖和希望。董神父也借由近来才刚释出,教宗生前对青年劝勉青年的话语鼓励与会众人,做个见证的人,不要害怕,和无止境的保持着希望。
追思弥撒就在出堂区《希望的朝圣者》中正式结束。让我们继续为教宗方济各直奔天乡,同时也为新教宗的顺利诞生,深切祈祷。
文/图 耶稣会中华省通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