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伙伴原住民事工( JCIM)核心团队,于2024年11月8日至12日在台湾新竹县五峰乡清泉天主堂召开会议,推进他们在亚太地区的原住民使命,包括意义深远的原住民参与和赋权。清泉天主堂的主任司铎丁松青神父也是此次与会的 JCIM 核心团队成员之一。 JCIM 协调人,耶稣会士浮罗列斯神父说:“原住民灵修不只是个框架;它是鲜活的经验,要求人们沉浸其中、予以尊重、团结互助。它需要那些与原住民一起工作以及为原住民工作的人,进入并生活在那个世界里。”
本次会议在台湾文化富饶的泰雅族之乡举行,与会的六名核心团队成员是:来自菲律宾的沙勿略科学基金会执行董事拉瓦内拉先生(Roel Ravanera)、达沃雅典耀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托马丝博士(Rosalinda Tomas)、良尼神父使命基金会副主任瓜琳(Sailyn Guarin)、缅甸耶稣会难民服务处专案管理总监凯恩(Mary Khine),以及东道主、泰雅族堂区清泉天主堂主任司铎耶稣会士丁松青(Fr Barry Martinson SJ)神父和 JCIM 协调人耶稣会士浮罗列斯(Fr Bros Flores SJ)神父。基于前一次菲律宾马莱巴莱会议的动力,团队对于联络网的后续行动进行分辨和规划,为明年举办更盛大的 JCIM 会议打下基础。
本次会议的一大成果,是肯定对原住民性 (indigeneity)的理解,自然而然导向唤醒原住民的灵修。这个观点对陪伴原住民的耶稣会士及合作者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原住民的传统和奋斗,同时也加强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和灵修方面的赋权。
“原住民灵修不只是个框架;它是鲜活的经验,要求人们沉浸其中、予以尊重、团结互助。它需要那些与原住民一起工作以及为原住民工作的人,进入并生活在那个世界里。”浮罗列斯神父说。

团队探访了台湾几个可进行体验学习的关键地点,进一步探索这份动力。这些沉浸式活动被视为一座桥梁, 将对原住民灵修的“知性理解”与“感性深切连结”做连接。
会议的另一个亮点在于突显亚太区原住民耶稣会士,以及与原住民一起工作的耶稣会事工代表之间的个人联系。2025年的会议设法扩大倡导团体——耶稣会士、平信徒合作者,尤其是原住民本身——以塑造一个更能回应他们需求的 JCIM。借着培养更稳固的联系,JCIM 计画创建一个支持性的联络网,以促进合作和共同成长。2025年会议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加深这些关系,并使耶稣会的使徒工作与期望更趋一致。
此外,团队意识到陪伴始于深入的聆听和真实的伙伴关系,也讨论了一些倡议,其目的在于确保原住民得到妥善的陪伴和赋权。从栽培领导能力的机会,到在更广阔的教会和社会平台上放大原住民的声音,与会者们重申 JCIM 的使命,是要彰显原住民的尊严、灵修和韧性,确保他们不只得到陪伴,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得打造他们自己未来的力量。
文/图:耶稣会亚太区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