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丁松青神父于9月21日在新竹关西举办了两本新书的发表会。《这一切美丽绽放:一位年轻耶稣会士的日记》及《这一切新鲜勃发:一位年轻传教士的日记》是他规划的“日记三部曲”当中的前两部,第三部《一位年轻神父的日记》也正在进行中。发表会当天,除了丁神父的报告与签名会外,出席来宾也参观了彩绘玻璃工作室,之后还有烤肉及歌唱飨宴。

耶稣会丁松青神父于2024年9月21日举办了两本新书的发表会:《这一切美丽绽放:一位年轻耶稣会士的日记》(All This Beauty Blooming: Diary of a Young Jesuit) 以及《这一切新鲜勃发:一位年轻传教士的日记》(All This Freshness Fuming: Diary of a Young Missionary),地点选在位于新竹关西镇,今年春天甫开幕的新力彩绘玻璃艺术中心 ( Nulight stained glass arts center)。

丁松青神父两本新书这座艺术中心,最初由丁松青神父先成立彩绘玻璃工作室,目前已完全交由原住民工作者经营,丁神父只协助设计的部分。在发表会后的烤肉和欢唱大会,正是由在彩绘玻璃工作室服务,来自台湾五个不同原住民部族的十位原住民工匠,为所有在场来宾准备食物和庆祝活动。

彩绘玻璃工作室的原住民工作者
彩绘玻璃工作室的原住民工作者

 

新书发表会上,除了有丁神父的报告及签名会外,众人也参观了由部落工匠及他们的指导老师江博田先生,为台湾各地的教堂、医院、学校、修道院以及活动中心,所建造的彩绘玻璃窗。工作室还有来自欧洲与美国百年彩绘玻璃面板的临时展览。

丁松青神父在发表会上用照片和影片为出席来宾讲解
丁松青神父在发表会上用照片和影片为出席来宾讲解

 

发表会一开始,丁神父播放了他青年时期及早年在台湾的一系列的相片与“家庭影片”,详细述说了他自己,还有他哥哥丁松筠神父的圣召之路。两位年少的男孩,高中毕业后即离开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进入耶稣会的初学院。经过多年的学习,这两位神学院学生皆被派遣至台湾工作。

丁松青神父与丁松筠神父1969年于台湾的留影
丁松青神父与丁松筠神父 1969 年于台湾的留影

 

丁神父提到,他的两本新书 (每一本皆超过300页的长度) 从他尚是一位年轻的神学院学生的观点开始写起,那些是他一点一滴收集年轻时所写的家书而来——也因此反映出在五十年前或更早时的耶稣会培育。不过,这两本书与其说是关于培训和学习,不如说是丁神父在课堂外,许多激励人心的经历,尤其是深具挑战的使徒工作以及“与穷人一起贫穷”。这当中的某些冒险,在现今世界的背景下,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然而,“日记”是真实的纪录。庆幸的是,新书发表会的来宾,可以看到作为证明的照片。

新书发表会上,众人跳着原住民舞蹈同乐
新书发表会上,众人跳着原住民舞蹈同乐

 

有人问丁神父怎么找到时间写作 (至今已写了16本书,其中有数本已有中译本),他说这是一种有创意的放松方法。虽然要开始一本新书很难,不过一旦开始下笔,写作就变得比较轻松。目前,他正在创作“日记”三部曲的最后一卷,书名为《一位年轻神父的日记》,将记述他在清泉山区担任神父初期的故事。虽然这两本书目前只有英文版本,但中文翻译正在进行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即可出版。欲购买英文版本 (每本300元台币),目前可透过电子邮件写信给丁松青神父 ( barry_mart@yahoo.com)。若想以中文进一步了解这二本新书的内容,也可点阅文末中文书籍介绍的连结。

丁松青神父与《这一切美丽绽放》 的中文译者 Lily Wu (右)及她的家人合影
丁松青神父与《这一切美丽绽放》 的中文译者 Lily Wu (右)及她的家人合影

 

《这一切美丽绽放:一位年轻耶稣会士的日记》*

《这一切新鲜勃发:一位年轻传教士的日记》

*《这一切美丽绽放:一位年轻耶稣会士的日记》(All This Beauty Blooming: Diary of a Young Jesuit) 目前由依纳爵出版社 ( Ignatius Press) 在美国出版,明年春季将有修订版本问世。

文/图提供:丁松青神父 (Fr Barry Martinson 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