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疆的耶稣会士》系列影片第九集里,我们将前往“宇宙”这个“存在”与“意义”碰撞的边疆,看看梵蒂冈天文台,了解在此工作的会士天文学家,怎么将科学探问与依纳爵灵修融为一体,耶稣会的科学方法又是什么。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存在与意义的疑问碰撞之处,有着信仰与科学独一无二的交会。而耶稣会的天文学家,于此体现了它们二者的结合。
在梵蒂冈天文台 (Vatican observatory),好几个耶稣会会士每日仔细观察宇宙的深处。他们科学家与修道人的双重身分,决定了他们的人生旅程。几个世纪以来,耶稣会会士在天文学领域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有一些火山和小行星,甚至以几位耶稣会会士的名字来命名,以表彰他们的贡献。
然而,用什么来定义耶稣会会士的科学方法呢?它并非是规定的一套方法论,而是由一种内在的取向 (disposition) 及一种对超越 (the transcendent) 根深柢固开放的态度,交织而成的每日探索。对耶稣会会士而言,经由将科学探问和依纳爵灵修融为一体,所谓“了解”,已超越了只是收集事实。
它与生活、成为伙伴,及感受有关,透过共享经验来丰富彼此的理解。即使许多人认为,科学对信仰有碍而非有益,这些耶稣会天文学家却展现了,科学也能引导我们去深化我们的信德。这个方法的核心,奠基于圣依纳爵传下来的《神操》。经由《神操》,耶稣会会士与耶稣培养出深刻的关系,进而鼓舞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对会士天文学家而言,当科学家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是根植于对天主、对人类与自然界的敬意与爱的一种途径。
它与耶稣会灵修入世的本质一致:在万世万物中寻找天主。他们的旅程,由理性与启示之光引导,可作为信仰与科学和谐一致的见证。
邀请您观赏《边疆的耶稣会士》(Jesuits at the Frontiers)系列影片第九集,认识梵蒂冈天文台,以及在天文学这个“边疆”的耶稣会会士。
(文章内容即影片字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