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萌发的春季,耶稣会中华省使徒计画青年工作小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林荣钧博士,为两岸四地的青年工作者进行生态灵修培育,当中包括依纳爵灵修与生态的关系。在3月13和15日两天共两场的线上课程中,为大概15名参与的青年工作者带来不少冲击。他们有的首度知道,植被覆蓋率会影响心脏病死亡率,有的第一次意识到,穷人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一起来看看林博士精彩的授课内容,还有参加者的回馈。

生态皈依 (Ecological Conversion) 是一个旅程,人首先意识到生态危机及自己的罪,真心忏悔及痛改前非。接着是灵性视野的改变(spiritual vision or attitude),以整体生态 (Integral Ecology) 视野去看人与其他受造物的关系,逐渐培养出与所有受造物的兄弟情谊,一起努力爱护及建设我们的共同家园,与主一起继续创造和救赎的工程。

首先,我们一起听听大地的呐喊,自1850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节升高,它把部分太阳射线截留在大气层,导致热量滞留,气温增高。两百多年来,地球气温上升了1.2度,尤其在过去30年间,增长的速度吓人,科学家警告,要在2030前控制气温不能增加2度。

Photo credit by canva.com
Photo credit by canva.com

 

全球暖化会导致农作物歉收、河水泛滥、珊瑚白化、生产多元性递减。最终生态系统服务失去效能。台风和暴雨带来水浸 (水患),交通瘫痪,甚至电力供应中断。洪水和干旱导致全球粮食减产超过10%,并且令营养不良比率提高30%以上。

这些情况加剧社会不公。资本家只重视利益,滥用大地资源,导致气候变迁,全球暖化。但受苦的往往是社会的低下阶层。例如在酷热天气下仍要冒着中暑的风险工作;居住于笼一样的房子,为了节省电费,宁愿忍受酷热天气也不开冷气,要不就是被迫使用电风扇或空调,负担更沉重的能源开支,这些都是能源贫穷的例子。

现代社会的发展首重经济发展,自工业革命开始的生产模式是不断榨取大地资源,资本家“以为能源和资源都是取之不竭,并可迅速再生,至于开发自然资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亦很容易被大自然消化”。教宗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 (参阅《愿祢受赞颂》106)

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造成贫富悬殊,社会不公,更重要的是人以自我为中心,视大自然为供人享用的资源。人若继续现在的生活,不只穷人,而是整个人类都会与大地一起毁灭。

 

很多时候我们谈论生态,会理解为环境保护,以为关爱环境在我们的使命中似乎不是最首要的事。现实中很多人受苦,我们还来不及与他们同行,环境保护往往要让路。生态关怀真的只是讲环保吗?人与环境是这样分开的吗?生态危机真的与你无关吗?受苦的匮乏者与受苦的大地真的这样不相干吗?

犹如纳堂先知指责达味:“你就是那个人!”当我们去找寻谁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时,我们要醒觉到我们便是其中一份子。我们需要悔改皈依,改变我们的视野和心态,发展出崭新的信念、心态和生活方式。从人类中心主义转移到整体生态观。

教宗在《愿袮受赞颂》所说的整体生态学特点是:
(1)宇宙整体性
(2)万物息息相关
(3)相互依存
(4)各有价值和存在目的
(5)拥有共同终极目的

在整体生态观中,生态是指我们的共同家园。是整个宇宙大地。世界已不再只是资源让人挪用,它是天主所爱的对象,拥有尊严,值得人尊重和有义务看顾。大地是我们的弟兄姊妹。面对生态危机,人要抚心自问,“地球和受苦的弟兄姊妹需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

如同依纳爵在卡陶内河畔的体验,教宗方济各在《愿袮受赞颂》也渴望我们会转变看待事物的范式 (paradigm),作出皈依 (conversion)。教宗提出整体生态观是邀请我们从“共同家园”的角度去看人与大地的关系。人和其他受造物相互依存,共同在这家园生活。

面对着整个政治经济系统,我们个人所做有何作用?如何不让沮丧击倒我们?如何在每天生活中不断皈依?依纳爵灵修传统给予我们洞见:“在万物中看见天主,天主在受造界内。受造界是显示天主的所在。”

林荣钧博士授课内容
林荣钧博士授课内容

 

每天的意识省察可以帮助我们重整天、地、人的关系。以下是耶稣会会士若瑟·卡佛神父 (Fr. Joseph Carver SJ) 建议的生态意识省察:
1. 所有受造物反映天主肖像的美善。我今天在那里意识到?
2. 在这些日子,我能否辨认和指出,我如何有意识地努力去关注天主的受造界?
3. 当我回顾我关爱受造界时,我经验到什么挑战和喜乐?
4. 在我深藏的傲慢中,我如何修补与受造界破裂的关系?
5. 当我想像明天,我祈求能在万物相连的受造界看到降生的基督的恩典。
6. 我为大地和我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献上最后的祈祷。

生态意识省察带领我们到三个阶段:
1. 意识:意识涉及除去那些使我们只关注自我满足的社会盲点。
2. 欣赏:从意识而来的欣赏;我们不能欣赏我们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连系的事物。
3. 投身:欣赏会产生尊重和爱;所有受造物都有各自的内在价值,因为都是天主所创造。

最后天、地、人的三重关系在《原则与基础》和《爱的默观》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依纳爵确立人类应该利用受造界引导他们走向天主,即“帮助我们赞美、敬畏和事奉天主”。 在对“爱情的默观”中,创造的根源是天主,而创造也是通往天主的道路。天主在创造中将自我赐给我们。天主居住在创造之中。天主在创造中劳动和工作,并以此救赎我们。我们透过周遭的受造物体验到天主的美善。最后,欣赏会推动我们投身。我们会超越重复使用及回收,超越作大地的好管家,进一步投身于重修及更新与受造界的关系。

林荣钧博士授课内容
林荣钧博士授课内容

 

以下是其中一些参与者的回馈:

1.这一次的培训中让我们操练“与垃圾对话”,我从未想过可以从与垃圾的对话中进行生态灵修,我对着那团餐巾纸顿时无言,后面便想到了,不知道生产餐巾纸会用到什么材料,是不是会砍掉很多树木……心中顿感无奈起来。
在这一次培训的视频中,我深深感受到植被覆蓋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原来植被覆蓋率会影响心脏病死亡率,种树可以防止洪水。
近几年夏天,我有一种炎热恐惧感,我看到极端天气对于穷人的影响很大,我以为自己炎热难耐,但穷人们需要举家借住到别的地方,这也让我陷入反思。
我常会用消费来帮助自己更加快乐,但没有意识到,过度的消费也影响生态平衡。现在我会有意识地问自己:我想要买的这个东西,是真正的需要还是只是欲望?要购买的东西我是否早已拥有这种类型了?或者现有的东西有没有可以替代的?通过不断发问,有时候会帮助我,但有时我还是会冲动消费。我决定珍视现有的衣服,善加利用它们。还有“旧衣新穿”,有些衣服或许重新搭配,可成为一种“新衣服”。
关于生态保护,我一直持着悲观的态度。但是这一次的培训提到,我们需要新的创世故事,这让我眼前一亮,突然觉得只要从现在开始做一些事情,一切还是有可能的。

2.林教授生动丰富的课程中,那些怵目惊心的图片和数据,像一记警钟把我从自我安逸的盲目中唤醒。我认识到爱天主不仅仅是爱人,同样爱祂所创造的万物,万物是天主所爱的对象,同样拥有尊严,值得我尊重和有义务看顾。
现在生态被破坏,是人与天主及其他创造物之间关系失调的结果。面对生态危机,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只有真心悔改,承认自己的错误、罪过,才能修复人和天主及万物的关系,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

3.看到视频和相关数据十分震惊、不敢相信,从未思考过穷人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何以导致他们的生活更加陷入窘迫的元凶,而且我竟然也有份?以前信誓旦旦地认为给予钱财、食物、生存技能,是在帮助穷人,现在看来,是我们先夺走他们本来拥有的。
最近一年有意识地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使用塑料袋和纸张,反省中才看到,我好像并没有真正做到“节约”,仅仅是改掉以前浪费的坏习惯而已,因此我有种迫切感,“我还可以做什么?”或者“不只我一个人,我可以和别人可以一起做什么?”

4.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宰,让我们管理并治理大地。然而我们严重破坏了生态、人和天主的关系、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通过学习,让我迫切知道需要去给予,而非只是丢弃。从之前我想要什么,到现在有意识地,我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在采购方面、在饮食上、在使用水上,在选择交通工具上,去做一些改变。
祈求主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危机,为了这个赖以生活的地球家园做事,从而让更多的人去体验并观看天主是何等美善。

文: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 林荣钧博士与生态灵修培训参加者

china-mountain-mist-sunrise-trees-field-green-terr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