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的概念简单但实行不易。我们与人往来的许多动机,皆会限制内在的自由。我们确实需要爱,需要朋友、团体,且与他人有所连结。但我们也蒙召成为更肖似基督的人,也就是谦卑,较不依恋感谢、关注或尊荣。伴随谦逊而来的爱本身,它的临在更深刻久远。
这个四旬期,我一直在反省并祈祷能够谦逊。在概念上,谦逊是简单的:认为没有人比我更好或更坏。它让我敞开心胸去找出别人的美善,而不是追求别人给我自己尊敬、爱或关注。
在实践方面,我发现要活出谦逊就困难许多了,它是四旬期中,颇值得我关心的事情。就在前24小时,我好几次想到,希望别人注意我或感谢我,例如在我为家人煮了一顿饭,或者在我给予面临医学问题的亲人鼓励和支持之后。虽然我相信,我的这些举动是出于爱,而不是为了别人的赞赏,但实情是,我可能也很想要别人的感谢。
我们都希望自己很重要,这很自然。我想要我的教学对学生有意义,我的写作对读者有帮助。我盼望我的家人认为,我的建议和鼓励很重要。我想成为一位好厨师,因为我热爱烹饪、享受美食,并与他人共享。圣依纳爵显然相信,运用我们的天赋和才能来造福我们的团体,并反省我们的生活、从中找到天主,也就是找到意义,是件好事。这些都是美好且健康的渴望。
不过,在《神襙》的原则与基础中,依纳爵将尊荣 (honor) 与屈辱 ( dishonor) 列为我们也需保持一定程度平心 (indifference) 的事项。依纳爵曾度过一段军旅生活,或许他因此对“尊荣”这个字,特别有共鸣。对我而言,想领悟依纳爵所说的意义,尊荣不是最有帮助的词汇。其他更有帮助的用词,可能是被喜欢、被感激、被需要或被爱。这些动机,皆会限制我的内在自由。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爱讨好别人的人,只以他人的喜好行事。完全不是!但我近来已意识到,我就像许多人,对于别人怎么回应我想要给予他们的东西,有时会过度在意,超乎该有的分寸 。
当依纳爵要求我们寻求平心时,他当然不是说,若心爱的朋友说了刻薄的话,我们绝不会感到受伤,他肯定不要我们如此隐忍,好像我们从来都不需要别人的爱。我们是人,所以都需要朋友、团体,与他人有所连结。我们确实都需要爱。但我们也蒙召成为更肖似基督的人,也就是谦卑,较不依恋感谢、关注或尊荣。
在《圣经》中,耶稣并未刻意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他治愈人们,祂治愈的这些人当中,有许多都想把事情传扬出去。但祂告诉他们,不要告诉任何人。耶稣被群众包围,但祂经常离开独自去祈祷。海上刮起暴风时,耶稣正在小船上睡觉,在骚动之中安歇。在暴风雨中小睡,并不是很引人注目。耶稣有种更安静的临在方式:发自内心与他人在一起、很纯粹的喜悦,温暖、仁慈,且有爱心。
依纳爵在他关于三级谦逊的默想中告诉我们,我们甚至可以寻求渴望迫害的恩宠。我不认为那是因为依纳爵希望我们成为殉道者。寻求迫害的本身,是试图引起注意。那么,依纳爵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确定我尚未领会依纳爵所要表达的意义与耶稣活出来的深度。但我真的相信,我们一旦把基础建立在与耶稣的友谊或在圣神内的生活之上,我们就能更自由地去爱。我们在他人面前会更自由,不带预期。爱与恩宠是白白地给予和白白地领受,而不是有所期待。伴随谦逊而来的爱本身,它的临在更深刻久远。
这个四旬期,我将专注于以一种更简单的实践方式与他人来往,并施予援手,减少我对得到回报的愿望和期待。我希望听更多、说更少。我希望指出,他人拥有恩赐的方式。我希望对我正在做的事少点担心,如此一来,我才可打开心去留意,天主在哪里作工。
你会尝试以何种方式,将谦逊付诸实行呢?
撰文:玛琳娜‧麦科伊 (Marina Berzins McCoy)
文章来源:IgnatianSpirituality
图:canv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