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s 青年中心的诞生,无论就组织改造或空间,曾担任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的李骅神父都是最大的推手。他认为青年中心十年来的成效,超乎他当初的想像。他也鼓励青年中心创新,透过青年工作影响教会文化。
从耶稣会青年使徒工作小组,改组为Magis青年中心 (2013年) 是在李骅神父担任中华省省会长期间,注意到青年工作的需要,以及青年工作需要比较年轻的人来参与和投入。经过修会内部的一些评估后,觉得要由教友来面对这个挑战,会士们则是做灵修指引的工作。
这同时,耕莘文教院也在讨论空间的重新运用,以及青年工作的空间使用。从2014、2015年就开始规画,要将原本利氏学社的空间改成青年中心的场地。也就是说,从青年使徒工作小组改组开始,就同步在思考空间的规画与运用。
过去的青年使徒工作小组,比较是放在圣召推广之下,改组则是把它扩大到真正的青年工作。从原来的推动圣召扩编到青年工作,以合作的概念邀请平信徒一起来承担。耶稣会士只是担任灵修支援的角色,行政作业与活动规画都交由平信徒来负责,这就是当初起心动念的想法。

改组之后,李神父看到这样的变化也很开心,觉得符合当初的期待。唯一小小的遗憾,是在担任省会长任内没能为Magis青年中心留下更多资金。当初要改装Magis青年中心的场地也花了很多钱,留下负债给青年中心。看到青年中心当前有不小的财务压力,虽然说适当的压力为中心也是好的,但现在转换角色与思考角度,看到这些青年工作运作上的压力,多少也有点小遗憾。
目前Magis青年中心在工作上的成效,超出李神父当时的想像,的确也带动了耶稣会以外的其他人,对青年工作的更加重视与资源的投入。耶稣会投入与维持的资源也是有目共睹。
Magis跟其他单位的合作也是李神父觉得很棒的部分。对于投入的时间、才能、资源是否可以再优化?由于李神父没有自己投入其中,所以要把这个问题留给Magis青年中心在后续去评估思考。
李神父也鼓励Magis青年中心在创新方面,去看看教会与社会的环境是否能够配合。如同拉杆行李箱的发明一般,Magis就像皮箱或是轮子一样,有很好的品质与发展,当教会环境配合得上时,就像技术达到了可以将皮箱和轮子合在一起,成为崭新的发明。
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教会文化影响青年工作,也希望透过青年工作可以去影响教会的文化,在既有的训导体系下,能够更重视年轻人的声音。
*李骅神父 目前担任静山灵修中心主任与儿少保护暨专业伦理办公室主任
文/图 Magis 青年中心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用青春陪伴:老青年的心里话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十大“爵”醒回顾 (上篇)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十大“爵”醒回顾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