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中华省于2013年将青年使徒工作小组,改组为第一个由平信徒领军的青年工作单位“Magis 青年中心”。今年2023年,Magis 中心满十岁了,不只人员编制、使用空间扩展,服务的青年数与内容也更见丰富。我们一起来回顾,天主藉哪十个“爵”醒事件,打造了现在的Magis 青年中心。

爵醒一: 由平信徒领军的Magis 青年中心诞生 (2013-)

耶稣会中华省在2013年李骅神父担任省会长的期间,为了因应省的更新计画以及耕莘文教院场地空间重新规画运用的想法,将原本专务于圣召推广的“耶稣会中华省青年使徒工作小组”进行改组为青年中心。增聘平信徒青年工作者,并将主要的行政管理与活动规画执行,交由平信徒合作者来负责。

当时全球耶稣会有个重要的青年工作是,配合世界青年日,在那之前先为青年举办Magis 生活体验活动,从2005年开始,延续至今。改组后的青年中心因此以 “Magis”命名,并邀请耶稣会杜嘉豪修士设计中华省专属的Magis 标志,上面有橘、红、黄的火焰,形状犹如希腊文耶稣圣名的缩写“IHS”。

这个标志象征,“经由Magis青年中心培育的青年,能够被耶稣基督燃烧起来”。从2013年9月开始,“Magis青年中心”正是以这个名称,开始尝试一些突破性的青年工作。

目前中心除了一位神师、还有包含工作主任在内的五位工作人员。

依纳爵灵修中心方进德神父,带领 Magis 中心五位工作人员做十年的回顾
依纳爵灵修中心方进德神父,带领 Magis 中心五位工作人员做十年的回顾

 

 

爵醒二:让人耳目一新的青年共融弥撒 (2013.9-2020.9)
改组后的Magis青年中心,第一个投入并发展的新使命是“青年共融弥撒”。中心当时的特别助理王世芊 (现今的工作主任) 和执行助理廖光宇上任后,第一个就是走访耶稣会各单位,谈谈有什么可以合作并发展的青年工作项目。时任台北古亭耶稣圣心堂本堂司铎的具东昱神父建议,可以与堂区合作一起举办青年共融弥撒,跳脱在教堂里举行感恩祭的传统形式,让青年有更多的参与以及团体的共融。

因此从2013年的9月开始,在耶稣会耕莘文教院院区内,从一楼到四楼的不同地点,皆举办过令人耳目一新、专属青年的弥撒。一楼礼堂、二楼教友中心、四楼屋顶露台以及后来新装修的三楼Magis青年中心多功能教室。每次参与的青年人数约有一百人,最多时曾有两百位青年参与。他们分工合作,组成音乐组、戏剧组、奉献组和共融小组。

音乐小组的服务贯穿整台弥撒,而戏剧组则在福音宣读结束、神父讲道之前,插入表演,呈现剧组人员事前根据当次福音内容、经祈祷反省后的戏剧故事。奉献组也是以肢体、舞蹈或其他形式,带领青年一起进行奉献。最后是共融小组,在神父讲道后,催化各小组的分享,并准备弥撒后,欢乐的吃吃喝喝共融。

青年共融弥撒一开始是每个月举办一次,扣除寒暑假,每年总共举办9次。慢慢地减少为每两个月一次、每一季一次、不定期举办。一直到2020年9月份,中心举办了最后一次青年共融弥撒,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当时台北教区已有多个青年团体、各堂区青年会,不同修会也有青年办公室,青年共融弥撒可以由大家一起合作主办,不一定由Magis青年中心负责。另一方面,中心已展开的另一使命“爵醒行动”,也需要投注大量的人力与时间。

回顾持续了7年的青年共融弥撒,除了凝聚教会的青年活力,也吸引非教友青年的参与,以青年吸引青年,也让青年更为投入礼仪,透过感恩祭和彼此共融,分享体验到天主的爱。

青年在水边、田边也可共融
青年在水边、田边也可共融

 

• 爵醒三:栽培未来领袖,创办天主教高中领袖特质培育营 (2013.12-2022.12)
“天主教高中领袖特质培育营”是透过依纳爵的领导方式,带领参与的青年由自我认识开始,学习从领导自己出发,用自己的特质去发展爱与服务的精神。它也是Magis 青年中心一开始走访耶稣会各单位当时,由徐汇中学前校长陈海鹏先生提出来的合作项目。由徐汇中学召集台北教区天主教的各高中学校,再由各校派学生代表参加。在每个学期的学期间,用三天的时间于徐汇中学进行。

Magis 青年中心总共举办了15届初阶领袖培育,前后有近400位青年参与,陪伴了不少青年从高中到念大学、出社会。非教友的学生家长,也很肯定子女参与中心的活动,除了能学到课程以外的东西外,家长也看见孩子的成长,以及学习为自已负责和做决定。曾有一位高中领袖营的学员,后来到Magis青年中心参加慕道班、领洗成为天主教教友。中心还举办过4次进阶领袖营,由曾参加过领袖营的学员来担任服务,他们有更多实际体验与服务学习的机会。

2022年12月,中心完成第十五届高中领袖营之后,暂时把这项工作告一段落,因为青年中心主要的服务对象为18到35岁的青年,工作的重心是爵醒行动培育。但是,未来仍可以与中学一起推出创新的合作方式,例如,今年2023年8月,我们就与内思高工合作办理,为时一天的新竹教区高中领袖培育活动。

高中领袖营中的表达性艺术
高中领袖营中的表达性艺术

 

• 爵醒四:推出专为青年量身订制的依纳爵灵修培育计划“爵醒行动” (2017-)
爵醒行动 (Magis Formation),是Magis 青年中心最核心也最重要的工作。它是一套以依纳爵灵修发展出来的青年课程,旨在将依纳爵灵修介绍给平信徒,特别是青年,帮助他们透过认识与了解依纳爵灵修,好能欣赏并活出这样的灵修方式。它是Magis 青年中心向耶稣会亚太区联会 (JCAP) 的青年工作小组学习而来。

这个小组于2015年成立,中心主任王世芊当时也受邀与一位印尼神父及一位韩国神父,共同成为核心成员。此小组的召集人Fr. John,向小组成员介绍爵醒行动的计画,而Magis 青年中心也派工作人员参与第一届亚太区的Magis 活动,从中学习回来后,于2017年在台北正式展开首届、为期一年的爵醒行动培育。这个计画一直持续到今日,也陆续在南部、中部和东部开办。目前北爵已进行6届、南爵4届、中爵1届,曾参与培育的青年约有200多位。

参与过的青年,有的成为学长姐继续陪伴其他青年走一趟爵醒旅程,有的担任某些课程的讲师或助理,也有人投入后续的使命,推广依纳爵灵修给其他青年、关怀社会正义匮乏者、生态皈依关怀共同家园、创意福传等等。

第一届爵醒行动结业合照
第一届爵醒行动结业合照

 

爵醒五:打造让青年在主内彼此相遇的,Magis 青年中心专属空间 (2017.12-)
Magis青年中心的现址,位于耕莘文教院三楼东侧,约有130坪大的场地,曾是滋养许多年轻学子的利氏学社图书馆和办公室。经过整修,2017年12月8日,它以新气象、新面貌,继续服务青年。

新空间落成当时中心的神师朴正焕神父,以圣母玛利亚蒙召时也是青年,她也是陪伴青年走向耶稣很重要的桥梁,加上中心落成的日子在12月,所以就选定无染原罪圣母作为Magis青年中心的主保。因而每年12月8日始胎圣母无染原罪瞻礼,也是中心场地的纪念与庆祝的日子。

新居小圣堂的圣体龛,是过往在台中磊思青年中心小圣堂的圣体龛,移到台北后继续在Magis青年中心陪伴青年与主相遇 。而圣堂的十字架,是古亭圣心堂教友、也是艺术家,已故简福鋛教授的创作和赠礼。他在一次生病开刀后的祈祷中,感觉到伤口有很多的水涌出,而天主透过这个水医治他、陪伴他,他把这样的经验投射到这个十字架的创作上。

充满承先启后之意,也充满与主相遇、爱与祝福的空间,在今年重新粉刷墙壁之前,也邀请大家前来自由涂鸦。2024新一年粉刷后,再继续欢迎青年、服务青年。

Magis 青年中心场地一周年纪念日合照
Magis 青年中心场地一周年纪念日合照

 

文/图: Magis 青年中心

支持 Magis 青年工作,捐款请点此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十大“爵”醒回顾 (下篇)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用青春陪伴:老青年的心里话

 

Magis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