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新事社会服务中心给外籍渔工送暖的活动,在2023年迈入第七年。12月7、8日,新事中心将社会大众的爱心温度,沿着台湾的东北角和北海岸,不降温地送到19个渔港、1246位外籍渔工的手上。每一份保暖物资,是他们健康平安的保障,也是他们感受善意、感受天主的爱,心灵的港湾。

在《圣经》中,七代表着时间里的完全数目,是个特别有意义的数字!今年,给外籍渔工送暖的活动正好进入第七年,是个特别的一年。我们把过去六年的经验,作了一个完全的整合,不论是思维上或是物资上,都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规划安排。从看见需求到资源满足,都是以外籍渔工的处境为出发点,连结社会大众的资源力量,透过新事社会服务中心来整合,让彼此的感动在天主里,能够连结在一起,是个完全美好的一年。

此次活动的规划安排上,在乎外籍渔工的感受,“用体面的方式来尊重他们的尊严”是核心精神。我们借着传递一份礼物给外籍渔工,代表社会大众对于外籍渔工为这块土地的努力奉献,也代表渔工的家人对于他们离乡背井为家人的牺牲,由衷表达谢意。这也是天主对外籍渔工的爱,透过不同方式,让爱临到他们的身上。

爱心、笑容与善意,为渔工冬天更添暖
爱心、笑容与善意,为渔工的冬天更添暖

 

每当冬季来临时,寒风刺骨的冰冷,让工作与生活皆处在港边或海上低温中的外籍渔工们,吃足了苦头。七年来,新事在这段期间,总是号召社会大众一起参与。今年的冬季也不例外,规划送暖外籍渔工活动的同时,也结合许多志工朋友,前往北部的19个渔港,发送冬衣外套、发热衣、毛帽、三孔帽及棉被,给长年与大海奋战的外籍渔工们。使他们在离乡背井之际,能够感受到台湾人的温暖关怀,度过一个暖呼呼的冬天。

发放物资的清晨,当许多人还在梦乡之际,新事团队已经在办公室里里外外搬运当天预计发放的冬季物资上车。今年发送的团队包括耶稣会徐森义神父、邓立仁神父、谢诗详神父、新事中心的钟佳伶主任在内。12月7日的合作伙伴还加上耶稣会Magis青年中心的同仁与青年们、英国悯研顾问公司同仁、光启社同仁;12月8日的合作伙伴则有万海志工队、英国悯研顾问公司同仁及新事活动成员等二十几位成员共同参与。

到港后,活动成员开始分工合作,忙着卸货与场地布置,把每一站的东西都堆叠放好就定位,在一切就绪后开始发送礼物,渔工们也在号召下纷纷前来排队等待。每位收到礼物的渔工,纷纷带着开心的笑容,拎着大包小包走回渔船上,拿着大棉被、外套、头套及发热衣,低着头钻进那狭小的船舱内。

渔工开心回船舱
渔工开心回船舱

 

活动团队沿着北海岸走,抵达深澳渔港后,偶尔会看见渔工们排了两排长长的队伍,有秩序地等待着。有时因为港边的渔工都出海了,便由太太拿先生的居留证或是同乡会会长协助领取。还有雇主带着渔工慌慌张张地前来,深怕错失领取的机会,毕竟这将是他们可以度过寒冬的重要物资。

每个服务行动的诞生,是由许多人的金钱奉献与劳力服务,在不同时空场合的共同贡献。帮忙送棉被的货运司机,一大早五点就从彰化员林开车北上,到了万里时很热情地跟新事同仁打招呼。就在下货时,他提到新事服务同仁的亲切,也很开心在这次渔工送暖的服务行动中,他有一份参与。

新事人员和志工,与外籍渔工在绿色的临时穆斯林祈祷室前合照
新事人员和志工,与外籍渔工在绿色的临时穆斯林祈祷室前合照

 

这两天的暖心暖衣活动,分享了许多爱与物资到北部的19个渔港,共有1,246位东南亚外籍渔工受益。我们发送全新的棉被、外套、发热衣、发热裤、毛帽、头套、围脖等御寒物件,将社会大众的爱心温度,不降温地传递到每位外籍渔工的手上。每一份双手送上的礼物,都是充满社会的爱与关怀,让异乡游子因着爱而不孤单。

渔工们的热情协助,以及此起彼落的感谢,都成为最真挚的回馈。期盼这一份又一份的保暖物资,成为外籍渔工心灵的港湾,让渔工在寒冷阴暗的船舱内,感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保持身体的健康、平安筑梦。

文:李正新 新事社会服务中心 社工督导
图:新事社会服务中心

更详尽的活动内容、照片,请点此
守护渔工捐款,请点此

第一天活动结束后,邓立仁神父 (中间戴黑帽者) 带领祈祷
第一天活动结束后,邓立仁神父 (中间戴黑帽者) 带领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