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八八风灾重创原民家乡后,耶稣会使命室与辅仁大学医学院携手合作,带着学生加入台东县大武乡的灾后心灵重建行列。当年的灾难如今已远飏,但每年夏天,学生依旧忠实地回到大武乡服务,甚至法律学院的学生也加入,陪伴原乡的孩子。年轻的他们借此营队体会服务的真谛,还有他们对于这群孩子的意义。

辅仁大学医学院自2009年八八风灾以后,开始进入台东大武乡协助灾后心灵重建,十多年来,每年暑假都有一群医学院的学生来到大武的小学,办理为期一周的健康服务营,教导小学生各种卫教知识。到了2020年法律学院也加入,始转型为“台东健康服务营医法携手行”。然而之后受新冠疫情影响停辧两年,直到今年暑假八月才得以再次启动。

这个地区的居民以排湾族为主,许多青壮年到外县市工作,单亲及隔代教养的比例较高。因为缺乏父母适时的陪伴与管教,孩子们较奔放不羁再加上原住民的活力,这对大多数来自都市,且在疫情期间因为线上授课,没有团队活动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往往是极大的挑战。

卫生教育教导什么是均衡饮食
卫生教育教导什么是均衡饮食

这是一个服务学习的营队,刚开始分别由医学院学生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带领卫教课程,由法律学院的学生教导法律常识。但今年则分为卫生教育组与法律宣导组,首次尝试由医学院与法律学院混合分组,以彼此的专业互相激荡。比如,法宣组在教导小学生分辨哪些行为违法时问:「吃糖果会不会违法?”但卫教组会告诉小学生:「吃糖果不违法,但不属于健康饮食。”

法律宣导关于性骚扰-作自己的主人
法律宣导关于性骚扰-作自己的主人

每天的活动,上午由陪学生写暑假作业与上英文课开始,接着是大地游戏。午餐后则是卫生教育与法律宣导的课程,加上体能时间。今年卫教组的课程包含:健康与均衡饮食、自我身体认识、视力保健、口腔卫生等。法宣组则包含:家庭暴力、友善校园—霸凌、性骚扰作自己的主人、偷窃防盗小能手等。所有的课程依高年级与低年级分班上课,同一个主题会按高低年级差异,设计不同的内容与活动。

孩子很认真地写大哥哥大姊姊们指定的英文作业
孩子很认真地写大哥哥大姊姊们指定的英文作业

除了课程,更重要的是品格教育。早前几年,曾有午餐阿姨语重心长地表示,这里因为隔代教养或单亲的情形普遍,教养方面难免较使不上力,很高兴有大学生来关怀并教育孩子。相较于学校师长的严厉教导,大学生的耐心与爱心,严肃而不严厉地教导孩子关于友爱、聆听、互助与尊重等基本礼仪,也比较能得到小学生的接纳与信赖。

法律系琳雅描述小朋友的信任:「我原本以为他们对我还好,但其实不是这样。每天早上课辅时,我通常都会坐在比较安静的小朋友旁边,方便随时注意他们的状况,但我也同时建立起‘只要他们抬头看我,我就会过去帮忙’的默契。我不觉得会因为这件小事而有太大的影响,但我后来才发现,小朋友的心思真的比我们细腻很多。如果说,会黏队辅的孩子是因为很喜欢队辅,那不黏的小朋友,其实都会在意想不到时,建立对你的情感与信任。”

每一天在小学生下课回家之后,全体大学生会有回顾分享。起初,学生们急于解决当天的问题,或为隔日的活动作准备,觉得回顾分享会浪费时间,而有所抗拒。但后来反而很期待回顾分享,甚至认为最重要的是晚上的分享会。借着伙伴们彼此分享自己看到的事情,能让其他人以不同的层面去观察小学生。当伙伴提出不一样的想法,也能在互相交换观点的过程中,更清楚知道自己参与营队服务的意义,目标也更明确。

临心系宗挚说:“在营队期间,我才开始去思考我们来短短的五天能带给他们什么?也许比起课业上的进步,陪伴他们、给他们自信、让他们学会彼此尊重,会是更重要的。相较于一开始,我有点纵容小朋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逐渐定位到要适时的指导他们,要求他们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在团体游戏时要互相帮忙而不是一味的责骂等等。我也发现,其实偶尔严肃地告诉他们这些事情,并不会因此破坏了我们的感情,反而能让小朋友更尊重我们,进而让我们的话更具有说服力。”

孩子们用画画表达对大哥哥大姐姐的感谢
孩子们用画画表达对大哥哥大姐姐的感谢

原住民的孩子善良纯真,对于大哥哥大姐姐们的付出、鼓励与陪伴,总是慷慨地回报,画像、谢卡、赞美与感谢源源不绝。唯愿我们的相遇,成为孩子们漫漫人生幽影中的一抹星光。

撰文:王文芳 耶稣会使命特色发展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