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依纳爵被选为会长,1541年

沙勿略往东方

一五四零年九月,当修会正式获准成立时,同伴们人数只有十一个,而他们亦已经分散到各地,所以不能聚在一起为此举行庆祝。他们认为服务他人是最重要的,庆祝修会诞生是次要的

葡萄牙大使想请十位耶稣会士去遥远的印度群岛传教,依纳爵回复说:“大使阁下,那你留给世界其余地方多少人呢?”然而,他还是指派当时正在锡耶纳的劳德理格,及正在那不勒斯的鲍巴第拉前往印度群岛。尽管劳德理格正在发烧,他还是于一五四零年三月五日乘船去里斯本;鲍巴第拉步行前往罗马,想在罗马乘船,但当他到达罗马时病得很重,驻院医生说,他根本不能坐船去葡萄牙。

这时依纳爵也病了,但他承担着急于找人代替鲍巴第拉的压力。在罗马他有一个候选人:沙勿略。他召唤沙勿略并把这个使命委托给他:“方济各硕士,你已知道奉教宗之命,我们必须派两位会士去印度群岛;鲍巴第拉硕士是其中一个人选,因为他病了,不能成行,而大使不能等到他痊愈,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沙勿略回答说:“好!我准备好了”。

沙勿略硕士匆忙补好一条破旧的裤子和长袍,便去接受教宗祝福。然后,他跟同伴们道别,并给他们留下自己发愿的文件,及即将投选会长的他的一票,并表示同意接纳留下的同伴们将要草拟的所有宪章、规则和条例。第二天,他同大使一起往里斯本去了。在里斯本,他要等九个月才有船开往印度群岛。终于,在一五四一年四月七日,他乘船前往果阿。劳德理格生病,留在葡萄牙,另一位意大利籍的耶稣会士与沙勿略同行。

航程非常困苦艰巨;船不得不在莫桑比克过冬,他们到达果阿时,是一五四二年的春天。这样,沙勿略开始了他的征途,成了传教事业的巨子。他非立志要执行任何特殊使命,而是坚决活出“准备好迎向一切”这句话的意义。因此,在修会正式成立的那一天,身在永恒之城的始创成员,只有三位。

不愿作会长

一五四一年三月四日,依纳爵和五位同伴聚在罗马,大家同意将草拟《会宪》的任务交给依纳爵和库杜莱;

要修会运作成功,掌舵人要强壮稳健。
因此,必须决定谁做领导。

朴兰考后来写说:

“直到此时,依纳爵在他们的小船上一直掌舵,
与其说他像一位被授予合法权力管理他们的长上,不如说他更像一位在圣神内生了他们的父亲,
或者是一位以他的审慎、远见、智慧和爱德而获得他们完全信任的朋友”。

一五四一年四月,不出所料,十位同伴一致选依纳爵为会长。投票的人讲了他们选依纳爵的理由。沙勿略道出感人的理由:

“依纳爵为把我们聚在一起付出了许多努力,
同样地,他也会不遗余力去维护去管理,并会领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因为他最了解我们”。

投票的结果,除了依纳爵之外,使当时身在罗马的其他五位同伴,都非常高兴。关于接受选举的结果,依纳爵在一些简短的笔记中,让我们知道“他灵魂的感受”。他说:他更喜欢被别人管,而不是去管别人;他感到自己没有能力管好自己,更不用说去管任何人了。他说起自己过去和现在的许多坏习惯,说起自己许多的罪过、缺点和苦恼。

他请求同伴们为此反省三天,“好为大家找到一个更好地履行此职务的人”。他们同意了,“尽管不太情愿”。第四天晚上,他们重新投票,结果跟以前一样。依纳爵决定由他的听告解神师来决定。他去了方济会修院,用了三天时间办了一次总告解。他向听告解神师尽诉“从他能犯罪的那一天起,直到现在”所有的罪,也倾诉了他所有的弱点和身体上的痛苦。

复活节主日,依纳爵的听告解神师很清楚地将他的决定告诉依纳爵,那就是,依纳爵应该接受选举的结果:不接受就等于反抗圣神。依纳爵请求他在主内再三反省他所说的话,并在平安中作个决定,并把决定写在一张纸上,放入信封,寄给他的同伴们收。三天后,神父将结果寄出,里面写着:“依纳爵应该承担修会事务及管理工作”。这样,他不得不接受并承担会长一职。几天后,同伴们拜访过罗马七座传统教堂之后,聚在圣保禄大殿外,互相告明,发痛悔,发圣愿。弥撒结束后,他们互相拥抱,情同手足。“就这样,他们宣发了一个他们正在开展的圣召”,然后返回住所。

 

反省:
为奉行天主的旨意,你是否一直以来都在随时候命?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