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贫穷的朝圣司铎,罗马1539年

牧灵工作

依纳爵和两位同伴的住所没有空的房间,其他同伴只得在罗马市中心寻找住宿的地方。他们获准听告解、讲道理和施放圣事,就像在罗马北部城市所做的工作一样。他们随即忙着在罗马展开同样的工作。很快人们便开始称他们为“贫穷的朝圣司铎”,此话恰当地形容了他们的外貌、生活方式、内在动机。他们也被称为“革新司铎”,因为他们代表着新,有别于其他许多无知、懒惰、道德沦亡的司铎。

雷奈士报告:“我们开始在不同的圣堂讲道”。他们有时亦会在公众广场讲道,最使人惊讶的是这些司铎在结束讲道之后,便在街上乞讨,选择贫穷作终身伴侣。依纳爵用卡斯蒂利亚话在一间西班牙圣堂讲道,我们得知,有几位神学博士常去那里专心听依纳爵。一人评论说,他从未听过一个信念如此坚强的传道人。

依纳爵不懂修辞艺术,却能灵活运用简单的口头语,魅力十足。
他的道理通过说话和生活方式,产生非凡的结果。

雀跃的依纳爵告诉他的巴塞罗纳好友、伊莎贝尔‧罗斯尔,行动的结果:强调收获不是因为他们有“高雅的表述才华”,而是由于天主的恩宠。雷奈士坦言,他们讲道全无口才或风格可言,只有羞愧和难堪。也许正因为不加修饰,直接发自内心的纯真说话,最能打动人心。

被出卖

事事似乎如意之际,依纳爵在拉斯多达预见的风暴,突然之间疯狂袭击。他形容这是他面对的“最猛烈的攻击和迫害”,是有计划的诬蔑和诋毁,不但中伤依纳爵,也中伤整个团体的诚信和正统性。

此攻击是由沙勿略以前的侍从挑起的,此人名叫兰迪瓦尔。他古古怪怪,或来或去那样与同伴们在一起,但后来却对他们产生了敌意和怨恨。兰迪瓦尔几年前加入了团体,知道许多有关他们的事。他误以为他们鄙弃他,报复的念头使他捏造是非。他诬告依纳爵是个逃犯,在西班牙和法国被判刑,并成立了一个反对教廷的新修会。难道他不是个伪装的路德派教徒吗?

指控依纳爵讲异端,负面影响立刻产生了。善良的人疏远他们;孩子们不再前来听道理;枢机团的主任公开宣布,依纳爵和他的同伴是披着羊皮的狼;一些支持他们的人,都起芥蒂。他们变得声名狼藉,眼看着充满希望的使徒工作将要毁于一旦,可做什么来挽救呢?

就像过去处于同类的情况,依纳爵表现他一贯的勇气和决心,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他去拜见教宗保禄三世,开诚布公给他道明团体的共同意愿,并详细告诉教宗他在阿尔卡拉、萨拉曼卡、巴黎和威尼斯的经历,被不同法庭审讯,并被投入不同的监狱。

依纳爵请求教宗任命任何一位他属意的法官来审理他的案件,如果同伴们有罪,他们愿意接受应得的处罚,并愿意矫正;如果他们无罪,就请发给他们一份正式的声明文件,证明他们清白。

证明清白

这个不寻常的请求如此情真意切,说服了教宗。他照依纳爵的请求,立刻命令开庭受理他的案件。

令人欣喜的巧合是,在阿尔卡拉、巴黎和威尼斯曾调查过依纳爵案件的几个人,当时正在罗马,而相关文件亦刚整理妥当,并公布了。清楚确凿的判决出来了:证明被告清白。受兰迪瓦尔影响的四名原告是教廷成员,后来反被指信奉邪说,其中一人在罗马被判无期徒刑。后来他与教会修和,于一五五九年在一位耶稣会神父陪伴下去世。

依纳爵,这回跟整个团体一起,被证明无罪。这是第八次对他的正统性的调查。依纳爵有许多宣判证书的副本,他把它们寄给不同的人,并在信件的开头,附加解释:“假如我们被认为是无知、粗鲁、不擅长讲道,甚或缺德、撒谎、飘忽不定,都不会困扰我们;但我们所教导的被视为不当,我们的生活方式被认为败坏,使我们很伤心。事实上,我们所教导的和所奉行的,都不是来自我们,而是属于基督和祂的教会”。

依纳爵在圣诞夜奉献了首祭,他为此等了一年多。他在罗马圣母大殿的圣物盒旁,举行了弥撒庆典。按照传统,此盒奉为载有耶稣当年在白冷诞生时躺过的马槽。在这个代替圣地的象征性地方,他放弃了去耶路撒冷的梦想。

 

反省:
请回顾你给别人讲论天主的事,
而对别人产生的好影响。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