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前发言人,耶稣会士隆巴尔迪神父(Fr. Federico Lombardi, SJ)在本笃十六世担任教宗期间及荣休后一直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他是若瑟.拉青格—本笃十六世梵蒂冈基金会 (Joseph Ratzinger–Benedict XVI Vatican Foundation) 的主席。在本文中,隆巴尔迪神父与我们分享耶稣会及全体会士缅怀本笃十六世的四个理由,为他的一生及牧灵事工向天主献上感恩之情。
撰文:隆巴尔迪神父(Federico Lombardi, SJ)
有关本笃十六世为耶稣会士留下的风范,我想提出以下的四大点:
- 首先把天主放在眼前(Primo Deum)。《耶稣会会典纲要》提到,每位耶稣会士“在有生之年应将天主置于眼前”。柯文博神父(Fr Kolvenbach)经常提醒我们这一点。本笃十六世也经常重复地表示,“带领人类走向天主是教会和伯多禄继承人此刻的最高优先事项…向人们开启通往天主的道路,而这天主不是任何的神明,是那位被钉在十字架上死而复活、在世界尽头活出爱的面容的耶稣基督”。这正是耶稣会自2019年以来所确立的普世性使徒优先的第一项。若瑟.拉青格-本笃十六世的整个牧职,更好说他的一生,都是以此原则和个人非常虔诚的信德为指引。
- 在一个深受科学和理性影响的世界履行信仰的服务,我们必须怀着勇气和耐心,持续以理性寻求对话和申辩。我们不必害怕申辩,即使是面对“那些相差甚远的对象”。我们必须深信,在走向真理和为真理服务的旅途上,理性与信仰彼此相互需要。为了人类及受造界的益处,为发展我们今天需要的人文主义,它们需要彼此。若瑟.拉青格一直是司铎职务的典范,他深信研读和反思对于维持“深度”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是我们的前任总会长倪胜民神父(Fr Adolfo Nicolás, SJ)经常论及的一点。
- 教宗本笃十六世遭受到反对和批评,可是我从未听过任何人说他是个寻求和热爱权力的人。一些不完全理解他的人甚至也因他在任内引退所隐含的谦逊感到惊讶和钦佩。当他采取明确的立场或是不得人心的主张时,他确实抱持着服务—“在一切事上爱与服务”的态度,他知道他必须为此受苦。对于教会和世界存在着限度和邪恶的真相,他从不将自己的“形象”置于其上。就这一点,他让我想起另一位耶稣会的总会长雅鲁培神父(Fr Pedro Arrupe, SJ),一位以慷慨的精神谦逊服务的杰出大师。
- 在最近一次的演讲中,教宗方济各提到本笃十六世的双眼,也就是“他经常展现的那双默观的眼眸”。教宗方济各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连那些熟识本笃十六世的人也深受打动:他那“向更远处眺望”的目光,不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而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境遇里展现出来的。在圣依纳爵的学府里,我们耶稣会士期许自己成为“行动中的默观者”。本笃十六世当然也是如此,即使在他肩负着着最高责任的时候。
基于这些理由,以及其它许多的原因,我们耶稣会士该当向天主表达感恩,祂借由教宗本笃十六世赐与了我们恩典和榜样,使我们在耶稣会内对圣召作出回应。
梵蒂冈前发言人,耶稣会士隆巴尔迪神父(Fr. Federico Lombardi, SJ)在本笃十六世担任教宗期间及荣休后一直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他是若瑟.拉青格—本笃十六世梵蒂冈基金会 (Joseph Ratzinger–Benedict XVI Vatican Foundation) 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