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士贾斯丁·格林神父(Fr Justin Glyn SJ)自出生以来就是法定视障者,看到的世界“模模糊糊”,对于失能的生活有亲身的体验。他需要将望远镜贴在眼镜上来帮助聚焦到小范围内,也得使用手杖帮助自己走动。虽然他的视觉失能是如此地显而易见,却不意味着这就是他整个的人生。
格林神父说他要为教会里的失能人士发声,确保每个人都能有一席之地,也受到包容。这个倡议工作让他在2022年9月份到了罗马一趟,为即将召开有关同道偕行的世界主教会议协助拟定一份文件。
在后来呈交给教宗方济各的这份总结文件里,《教会是我们的家》 (The Church is our Home) 汇集了世界各地天主教失能人士不同的声音。他们分享自身的经验、渴望和反省,为使教会知道该如何深化对失能者的理解,导正一些误解,最终得以促成亟需的改变,让大家都被接纳,也能在教会扮演各自的角色。
贾斯丁神父生于奈米比亚,在南非开普敦和德班 (Durban) 成长。他在德班和约翰尼斯堡攻读法律并执业,二十六岁随家人移居新西兰。尔后到澳洲加入耶稣会。
在他的生命里,他对那“显而易见的失能”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反应。他的眼球震颤( nystagmus ) 状况是肇因于脑组织发育不全,压迫视神经。他的眼睛“跳动”,无法聚焦。他解释道:“我有时会看到身边人们的慈悲,在我耶稣会团体中得到很大的支持,但是在其他地方,我也经历过误解和肢体上的暴力”。
“曾经有人上前来抢走我的眼镜,叫我应该向耶稣祈祷,我就会得到治愈。有人对我投以异样的眼光。当然,我也曾在街上被吐口水,被打,就因为我看来跟别人明显不一样。”
“有一位女士看我在南非为一所学校做街头募款,她对我旁边的人说:‘可怜的盲孩子,他整天都在做些什么啊?’我说:‘他从事律师的工作’。我可以听到她下巴都掉下来了。”
格林神父强调亲和性或可及性 ( accessibility ) 的重要。“失能人士常被视为被慈善对待的对象,而不被承认我们也都是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被接纳,总是有些人被接纳,另一些人则否。”
“教会应该是让人可以亲近的。圣事应该是可亲的。这可能意味着在安静,没有什么骚动的弥撒中接纳患有自闭症或其他神经多样性的人们。也可能只是简单地放一个斜坡道让人可以到得了那里”。
对格林神父来说,像《教会是我们的家》这样的文件让我们发现到,教会正努力在硬件上和在团体的层面,让每个人都感到被接纳。
“如何让参加弥撒后茶会的人感受到有形、可见、可闻的欢迎之意?你不需要得到一个神学学位才懂得向人微笑,让人感到被接纳,或确保大家都能爬上台阶(或斜坡道)或确保他们能走动,或有人能协助他们领受圣事,或他们能到得了教堂,或是将圣事带到他们那里去。”
“这是关乎作出适切的调整,让人们成为基督奥体的一部份,并如此理解它,而不只是口头上说接纳而已。”他说到。“我们都是基督奥体的一部分。我们若切除其中的任何一部份,我们都有所损失。我们大家都是教会。”
本文摘译自澳洲墨尔本天主教总教区网站的一篇文章,点选此连结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