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玷圣母在领受天使的报喜时感到惊惶不安,那是凡人都会有的反应。然而,在面对张力的同时,圣母玛利亚借由“敏于反思、耐心聆听、正确询问、勇于答复”的四大举动战胜了人性的不安,向天主的救恩计画说出了“是”。
普世教会在12月8日欢庆圣母无玷始胎节,主要说明天主对人永不反悔的爱,透过祂赐予圣母玛利亚无染原罪的特恩,让天主子耶稣基督在不受沾染的母胎中降生成人,使人得以脱离罪恶的祸患,恢复义子义女的自由面貌。
在这庆日里,教会特别选读圣母领报的章节(路一26-38),帮助我们明了玛利亚如何在惊惶不安之中面对天主的邀请,透过她的四大举动逐步地做出回应,实际地参与了天主拯救世人的伟大计画。
圣母的四大举动就是反思、聆听、询问,以及答复,这些都是我们在惶恐不安,或是在事情尚未明朗化的状态下做出回应前该当采取的步骤。
一、敏于反思
圣母玛利亚在听到天使的问安之后,感到惊惶不安。面对不安时,她的第一个举动是先在心里面“思虑这样的请安有什么意思”(路一29)。也就是说,她先在自己的心中想一想,过滤一下,思索一下这句话或这个问候(“万福!充满恩宠者,上主与妳同在!在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路一28)到底有什么意涵。或许,这也是圣母后来懂得在生命的不同境遇里,学会把事情“默存心中,反复思索”(路二19, 51)的起始点。
面对一些不安或不明朗的状态,我们通常会有怎样的反应?会想都不想地直接应对吗?其实,不假思索就做出回应很危险,因为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我们往往会因为自己一时仓促的回应而感到后悔或懊恼不已。
二、耐心聆听
圣母在心中加以思虑之后,没有快速的回应,她反而耐心地聆听天使说明天主在她身上所要进行的计画。这一点确实不容易,因为我们一般人都习惯“说话”,总是想要别人聆听我们的心声或理由。
聆听是一门艺术,倘若没有好好地聆听,就不太可能会作出相称的回应。在人际关系以及在灵修生活上,这一点尤其重要。在与人互动以及在祈祷中,我是听的多,还是说的多呢?
三、正确询问
圣母在听了天使的说明以后,才提出了她的第一个问题:“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路一34)。很有意思的是,圣母不问“为何”(why),而是问“如何”(how)。换句话说,圣母对于自己如何怀孕生子感到疑惑和好奇,对此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询问和探索。
我们一般都习惯问“为何”,像是:为何是我?为什么要我来承担或面对?在面对一些无法解释“为何”的状况时(例如:为什么我那么倒霉遇到这件事?为什么要我来处理家里或公司的这个烂摊子?), 如果我们一直陷入“为何”的思绪里,非得要有一个合理的原因或是答案时,我们就无法向前走,就会走入死胡同。
如果我们能跟圣母一样,转个念头,好奇地去问这事怎么会如此发生?我要如何面对这个看似不容易的邀请?而天主又会怎么样协助我去面对和处理?唯有透过这样的询问,我们才会找到出路。
四、勇于答复
圣母玛利亚向天使询问以后,再次聆听天使的解释,最后就勇敢地作出回应:“愿照祢的话成就于我罢!”(路一38)。这个勇敢的答复反应了圣母的信德,她相信天主会有办法,因为“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路一37),所以她大胆地向天主说了一个坚定的“是”。
对于一些超出我们理智所能理解的邀请,我们一般会如何回应?愿意相信“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吗?我是否愿意步武圣母的芳踪,怀着信德,勇敢地向天主的邀请说“是”呢?
在这伟大而美丽的节日里,让我们向这位无染原罪的母亲、天主的合作者,为我们的需要向天主转求恩宠,使我们在惊惶不安之际,在面对一些超出我们理智所能理解的邀请时,能将她的四大举动牢记在心:敏于反思、耐心聆听、正确询问、勇于回应;祈愿我们也能以活泼的信德承行主旨,向天主的计画说“是”,因为“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阿们。
撰文:谢诗祥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