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局势和反复的疫情,还要不要出国留学?
中国越来越强大,
出国留学是否还值得?
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博雅教育,都适合谁去学习?我们选取了当下学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关于国际教育的疑问,
采访了亲历国际教育20年的北京中国学中心
The Beijing Center (TBC)的掌门人Simon。
Simon曾在美国顶尖大学获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也曾在美国大学任教,
如今,他深耕中国的教育及文化,他的建议非常值得一听。
古嘉文 Simon Koo • 北京中国学中心(TBC)执行总监 • 普渡大学电机及电脑工程学博士 •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美国电脑协会(ACM)高级会员、英国电脑协会(BCS)会士 • 曾任教于圣地牙哥大学、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和圣克拉拉大学 • 硅谷物联网企业Ananse的创办者和CEO
(以下为Simon第一人称自述)
#01中国的发展越发强大,为何还要去国外求学?出国留学是否还有价值?

如果留学的目的单纯是为了回来以后找个好工作的话,那效益确实不见得有多高。如果出国留学是家长单纯追求让孩子出国、上名校的话,就更加是个错误的方向。但是,留学是不是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不见得。
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强大,但是中国的强大,是基于在世界上跟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达成的,所以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对于世界的了解是不可或缺的。
留学能带给学生的,就是你可以通过留学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不同国家居民的心态。比如,去德国留学能了解到德国人的精细;去法国留学能了解法国人的浪漫;去美国留学可以了解到美国对创新的追求,等等。

有的时候,中国人是这样想的,但是换一个国家的人,他们的想法就不一定是一样的。那么是他们错了吗?不是。不一样就只是不一样而已,不理解是因为你没有办法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
了解不同的文化、学会用开放的心态和多元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这个能力在当今“地球村”的时代里,是很重要的核心能力。
我认为这是留学带来的最重要的竞争力。
比如你如果去到欧洲或者美国留学,可能会听到一些关于中国很负面的想法,但没关系,你需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这对于沟通会有很大的帮助。你要知道人家为什么觉得你不好,你才有机会去改变他们的想法。
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如果有机会的话,留学还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
不管是长期的留学,还是只有一年甚至是半年的交流项目,
对于开阔自己的视野、理解不同的文化和学会怎样融入地球村还是很有价值的。
虽然我觉得留学的经验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但是留学也不一定对于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我见过很多不同的留学状态,比如说我认识一个学生,他在美国读了四年书,但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唐人街,他的全部生活都在微信和国产剧里。虽然生活在美国,却完全没有接触到美国独特的文化,我认为这叫“假留学”。
不能真正地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理解不同的心态和观点,留学的意义就丧失了。
所以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件事情,
不要为了留学而留学,更不要为了虚荣心去留学。
#02出国留学如何选择合适的大学及专业?
我认为,留学首先要选择地区。美国的教育是一个系统,英国跟澳大利亚又是一个系统,欧洲是一个系统,日本又是另外一个系统。
所以要看你倾向于哪一类的文化和习惯,这对于你的留学体验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是英国或者澳大利亚系的,他们选择专业的要求其实跟中国差不多,也就是说你基本上是选定了专业再去继续研读,这需要你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也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看你适不适合某个专业,再去做决定。
但如果是美国,我的建议是,
除非是学校一定要求你先选一个专业,不然的话尽量先不要选专业。
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然后要在大一甚至大二去探索一下哪个专业最合适你个性和未来的长远职业规划,
这样选出来的专业肯定会更好。怎样选一个合适的大学,这确实是一门学问。

因为国内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差异,除了分数和一些师资等资源水准不一样外,其实差异不是太大。
但是在美国,每一个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性格,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与你自己的性格、兴趣适合的学校,而不是只看排名或者地区。
我遇到过很多家长,就是只看排名高的学校,或者一定要孩子去加州或者纽约这些有名的地方,然而对于孩子要学习生活四年的地方来说,学校的定位和特色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03美国极具特色的博雅教育的核心和价值在哪里?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习博雅教育?
在我看来,博雅教育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建立学生扎实的学习基础,一是把学生固有的心态和思想解放出来。
从最早(中古)的博雅教育来讲,有”三道”,也就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语法、修辞学及辩证法。三道以上就是“四道”,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及音乐。有了这些基本的能力,再去探索人生、哲学和其他更深入的学问,就具有足够的条件了。
另外,博雅教育的英文名字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
这个liberal是“解放”或者“自由”的意思,也就是要求人从自己思想的框子里面跳出来。
然而,谈到博雅教育,Liberal Arts中的Arts这个单词可能会让人误解,认为博雅教育与科学、科技的学习无关,认为博雅教育更偏重人文领域,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去看那些历史较为悠久的博雅教育学院的话,他们的教育其实是非常平均的分为三部分:
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这三部分加起来才是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学院对于科学要求的占比还是很重的,文科专业的学生的科学能力都必须要达到一定水准。

现在大家都在讲STEM,也就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这些学科其实都需要人文的基础,
很多学校都希望学生在有一个比较扎实的博雅教育的基础上,再去发展STEM。
以美国为例,很多的专业学院,比如医学院、法学院,甚至是一些工学院,他们会要求学生必须先有一个本科学位,才可以来修这些专业。目的也是希望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格,才能去做一些比较专业、责任也比较大的一些工作。
博雅教育的设定对于所有学生都有好处,但确实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国外的博雅教育风格。
比如有些学生,可能已经非常专注发展于某一个领域,并且发展得挺好,那么对他来讲,“专”就是他的路,博雅教育虽然对他有帮助,但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这是第一类;第二类,就是对于比较迫切地需要工作机会的学生来讲,博雅教育对他们的短期帮助可能没有那么明显。
因为从社会经济角度去看,相比于学金融、工程这类专业的人,如果专业是历史或者哲学,那么在职场上竞争力短期来说是会低一点。
回顾:
斜杠中年–TBC掌门人古嘉文Simon
他对留学、创业与回归教育使命的故事
北京中国学中心(The Beijing Center)成立于1998年,是安东神父 (Ron Anton, S.J.) 于1998年成立的非营利高等教育机构及研究中心,志在通过文化教育与学术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理解与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