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Mission Sunday
今天的节日在教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第四世纪以来,由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皈依,教会得到国家的公开承认,漫长的迫害就此结束。随后几个世纪,她在罗马帝国之中独受尊重,成为国教,整个罗马帝国都皈依基督。
帝国边疆居民,当时尚称为蛮族,渐渐地在几位教宗,如圣大额我略的指导下接受福音;不少伟大的隐修士,如:圣奥斯定主教(英格兰使徒)、圣博尼法爵主教(日耳曼使徒)、圣柏特利克主教(爱尔兰使徒),都非常成功的推动福传运动,归化了那些蛮族。于是在中世纪,现在的欧洲各地几乎都已信奉基督宗教。教会的确践履了耶稣的命令,如同今天福音中所说的:“……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要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
在近代历史中,欧洲几个强大的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发展海上版图,开发新大陆,亦即今日之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区。肩负福传使命的教会,也号召天主子民,往新大陆各地传播福音;同时,教廷在十七世纪正式成立了一个今日称为“万民福音部”或“传信部”的机构,专务向外传播福音的工作。尚未信仰基督的地区称为“传教区”,派往那里去传播福音、建立教会的工作者称为“传教士”;“传教区”与“传教士”都隶属“传信部”管辖。
今天我们庆祝“传教节”,主要的目的,是唤醒全体信友的“传教”意识。虽然教会已立足世界各大洲,然而还有许多地区仍未听闻过福音,因此必须遵从基督训令,派遣“传教士”去播种;有些地区的教会尚未扎根成熟,也需要“传教士”去继续开垦。所以“传教节”是唤醒教会成员回应耶稣的要求,关注、投入“传教”工作,尤其唤醒青年男女答复耶稣的号召;为此,这个节日在那些传统的基督宗教国家,更是大力宣扬,报告庄稼多,工人少的具体情况。可惜近几十年来,不少传统公教国家的教友生活大有衰落之相。因此“传教节”一方面成为那些国家振作信仰精神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新兴的地方教会中,也鼓励教友了解教会传播福音,甚至向尚未信从基督的地区“传教”的责任。
“传教”虽然是天主派遣的工作,但也需要经费,因此庆祝“传教节”的第二个目的,便是在这一天呼吁教友慷慨捐献;世界各地的教区都将在“传教节”募得的款项送往罗马,然后按照各个“传教区”的需要,分配给不同的“传教”事业。
教会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教宗按例每年发表公函,激励信友承担福传使命。原来,教会中每一种身分的天主子民都能直接或间接,以精神、以物质来推动“传教”工作。让我们在这个节日反省一下,自己对于“传教”究竟抱持着怎样的态度?同时立定志向,应当具体地做些什么?我们对“传教”的态度,为“传教”的贡献,反映出我们遵行基督训诲的热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