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耶稣会施毓谦修士,于一九八三年五月出生于上海,随母亲及其全家而信奉天主教。因为当时的政局,没有神父在上海服务, 遂在出生后第四天即由居住在家的姨婆、拯望会周倜英修女施洗,取圣名斐理伯(宗徒庆日正在五月);于一九八九年从耶稣会士陈才君神父手中领受坚振、及初领圣体。幼时, 跟家人学习祈祷;虽然觉得平时接触的耶稣会士学识渊博、谈吐文雅、对人友善,又从真实的故事当中知道他们坚强勇敢、为主作证,却从未认真想过修道,整个童年甚是平凡。
二○○五年,在就读医学院的过程中,因为体会到天主的真实临在、超越生死,便开始寻求自己的圣召。终于在将近四年分辨之后,于二○○九年离开上海,赴菲律宾马尼拉加入望会,之后在二○一○年进入初学院,并在初学导师杨国晖神父指导下、完成三十日神操避静。在二○ 一二年发愿以前,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菲律宾北部棉兰老岛、柬埔寨西部马德望(两处皆为耶稣会传教区)之体验,令人发现天主的确最喜欢弱小的人,常在贫乏中赐予希望和喜悦。
二○一二年之后,奉派在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完成两年哲学课程,并在二○一四年前往非洲乍得, 开始牧灵实习。期间,驻扎于首都恩贾梅纳郊外的撒玛利亚人医院,负责外科手术。二○一五至二○一七再次前往菲律宾棉兰老岛,在耶稣会中学担任校园牧灵及宗教伦理学教师、并担任班主任(Class Teacher)。整个实习期虽然有许多艰辛,却也有真实的快乐,比如在非洲结下的跨宗教友谊(乍得是穆斯林国家)至今仍然延续、而在菲国结识的学生们也时常联络。
二○一七年之后重回香港,在圣神修院学习神学;并在二○一九年完成教区医院牧灵课程,可惜由于疫情爆发,至今没有机会完成相关实习,颇为遗憾。在诸多神学课程之中,最喜欢历史学—— 也从许多教授的课堂中发现,端详学问的时候总不能忘记学问的环境以及时代的需求。也深深体会,信仰带给我友谊, 传教士的生命带给我接触诸多文化的机会—— 至今游历两岸四地、四大洲,每一地方的朋友都在祈祷中挂念、常耗时甚久,也由此学习何为基督内的友谊。
这些年来,非常感谢天主一直不变的守护和引导。最大的感悟是: “天主自会照料(创廿二8)”,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 于是回到前一句:天主自会照料。
最后要恳请大家为我祈祷,使能成为满面春风的仆人。谢谢!
施毓谦
主历:
五旬节主日
编按:施毓谦修士将于2020年6月27日下午三时在九龙圣依纳爵小堂领受执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