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旬期一开始,澳门总有“苦难善耶稣”(葡语 Bom Jesus dos Passos,又称“大耶稣”)圣像出游。今年母亲的背部痛得很,陪她针炙而未能全程参加,只是在末段(圣老楞佐堂至圣奥斯定堂)才能赶上。

当我去到圣老楞佐堂时,苦难耶稣像已越过圣堂走在前面,庞大的队伍跟在后面,是主教神父等神职人员、协助搀扶圣像的工作人员、旗帜手、辅祭等人,之后是警察银乐队,紧随的是虔敬的教友,两旁还有不少维持秩序的警察、放下生意一旁的老板店员、还有看热闹的游客、爱拍照的龙友等,我站在圣堂的楼梯上观看,望向通往西湾的卑弟巷,密密麻麻的人潮看不到龙尾,耳边传来的是警察的哀乐、与信友整齐一致的颂祷声,没有叫喧、没有嘈吵杂声,整个气氛是庄严神圣的,因为──

一个义人为我们背起了十字架!

我挤身在游行队伍里面,那个人的背影让我目不转睛,脑袋里问题不断浮现:

祢的十字架有多重?祢的伤有多痛?祢现在是怎样的心情?

思绪一下涌向二千多年前,若我是当年的民众,我会用什么态度面对?会跑上前帮一把?会为祂抹泪抹伤?还是会蹑手蹑脚地跟在后面不敢吭声?远远躲在一旁偷看吗?抑或像很多人一样不分青红皂白的附和,高喊:

钉祂在十字架上!

队伍缓慢地往前行,期间有停留不动,教友以外文呼喊著,我并不清楚说的是什么,后来查看资料,才得知是在整条游行路线设有七处,穿着白衣,扮演圣妇韦洛尼加的少女,高声向着群众,以拉丁语朗唱哀歌一段:“你们所有路过的人啊,请细心观看,有谁的痛苦像我所受的一样”(哀歌1:11);她同时向路人展示手拿印有耶稣脸容的白巾,所有参加游行的教友均以拉丁语回应唱出:“Parce Domine, parce populo tuo, ne in aeternum irascaris nobis”意即“上主,请宽恕你的百姓,不要永远恼恨我们。”接着由领祷的司铎诵唸祷文,教友则以葡语答唱:“Senhor Deus, misericordia” 意即“主,天主,求祢怜恕。”整齐的祷声不断廻荡著,直达天际,只为我们每天大大小小的罪过忏悔-思想的、行为的:

“我所愿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却去作。”

我们鱼贯进入圣奥斯定堂里,随着司铎的葡文讲道、祈祷及整个礼仪结束后,所有教友均可上前亲吻“大耶稣”,以及走向平时不能接近的祭坛后方──那里有十字架上的耶稣、下方的玛利亚、若望及妇女。近距离看见这些巨大的圣像,实在震憾,“大耶稣”神情严肃,脚上的伤痕已干涸;十字架上的祂则双目向下望,脸容是安详的;十字架下方的他们,哀伤得不能言语,大概已被淘空!

祢无罪,却勇敢地接受审判、忍受所有加绪身体心灵的痛苦,背着刑具走了长长的一段路,面对无礼辱骂嘲笑的群众,不哼一声,只为赎我们的罪过,甚至为我们请求主的寛恕;祢身上的钉痕,不也是我们无情地一下一下地打入的吗?

为义人死,是罕有的事,为善人或许有敢死的;

但是,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 这证明了天主怎样爱我们。

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

四旬期的禁食、悔改、克己、补赎是一个口号吗?我们又能回报什么?

作者:小鱼儿

本文转载自天亚社

※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来信吿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延伸阅读 

  • ◎【会士剪影】傲气背后的朱恩荣神父(一)
  • 【马年贺岁】耶稣会的春节祝福──会长篇
  • 【会士剪影】沉思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