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ifer Boquiren神父是罗马宗座圣十字架大学礼仪学院的副教授,他曾7月来澳,向主业会的会员作为期3星期的礼仪讲座。与号角报这访问中,他特别强调礼仪里的中心人物是天主,不是人。积极参与并不取决于人的一时冲动,而是基督早已制定。
你属于的礼仪学院,是罗马宗座圣十字架大学里一所比较新成立的学院,你可以告诉我们多些关于这学院吗?设立它的来由和它的目标是什么?
这所礼仪学院成立于2008年,隶属圣十字架大学的神学系,其首要宗旨是提供一个深入和统一的平台,去分析圣教会在礼仪上不同的问题,例如:有关神学的、圣经的、历史的、灵修的、牧灵的、和法律的。学院的目标之能达成,也是通过学院其中的一项旗舰研究计划,名为‘礼仪神学’,专为已领有专业资格或持有博士水平的研究生而设的。这项计划是一信念的成果,即是肯定礼仪在圣教会生命和使命上的核心地位,基督神学应该采用这方式去学习和传授。礼仪学院的教授和其他神学院一起合作的教授,同在科研及教学上被启发出一使命,去实现神学及礼仪在不同领域的联系;还有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参照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礼仪宪章)对司铎培育上的期望。
圣礼部的新部长Robert Sarah枢机,才最近谈过‘积极参与’礼仪-尤其在望弥撒时-的重要性(参照2015年6月12日罗马观察报的”心默之动”),你可否告诉我们为什么这心态当今是如此重要?
坦白说,若我在这话题上再加意见,便有点儿相形见绌,我推荐大家亲自查阅全文,反正已翻译成多国语文了。
无论如何,Sarah枢机已恰当地向我们提示了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对积极参与礼仪的意义:所有礼仪行动能令我们超越自己:完成基督的行动。基督在救赎普世的工程中,礼仪是至为重要的一环,彰显天主父至美善的荣耀。这也是信众活跃参与的根基。正如英文participate (take part)‘参与’这名词,它提示我们只是参与这行动,不能以自已方式进行。但须紧记活跃参与这以天主为中心的礼仪行动,必须肯定衪的存在及具备谦虚和诚恳的心;活跃参与这些行动更必须有与天主结合的心-与基督奥体-而最终目标是圣教会。
这是非常重要,尤其现时,因为可能被认为等同外界活动,活跃参与也被误解为替礼仪‘工作’。Sarah枢机觉得‘参与礼仪’是应被理解为基督赐与我们的一份恩典,衪和圣教会是永远联系一起的;就是这样提供了正确参与弥撒的态度,从司铎的主祭经文和他的身体姿态至礼仪集会,我们也该诚恳地反问自己:我们在欢呼、重答、圣咏、对经、歌咏等等与及动作、姿态和身体的态度上,是否都由他们引领我们每一人齐集在教堂,好能以最虔诚的祷告与天主共融?礼仪不应与人远离,礼仪应以庆祝形式,把素来沉默运作的恩典,可一一令我们感受到,这才能把人的心带到礼仪,这才是活跃参与的心脉。
本文转载自号角报,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