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LouisJ.Dowd19551960年代,杜华神父眼见台湾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新竹地区开始出现不少工厂,许多十几岁的青少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纷纷单身踏入工厂,工厂大多是劳力密集产业,设备欠周全情形下,老板无力为工人着想,杜华神父一面未能放下长久奠定基础的学生牧灵工作,也一面在青年中心开始增加照‧顾职工青年和职工领袖的培训,成为新竹市为职工青年谋求利益的第一人。

经过耶稣会长上的允许,杜华神父于是在北大路建了“天主教新竹社会服务中心”大楼,成为当时新竹市职工青年之家,杜华神父就挥别了青年中心的学生工作,开始全心致力职工青年的牧灵。1965年起积极推动成立“储蓄互助社”,和响应当时省主席所推行一客厅即工厂,设立“若瑟职工手工艺厂”帮助工人就业,提倡家庭副业,以改善职工青年的生活。

在新竹市开始福传后,杜华神父最可贵的,就是工作余暇一直都在照顾一时迷途而入狱受刑的青少年。杜华神父每周固定两次会到新竹励德补校(少年监狱)探望受刑青少年,替他们排难、解惑。1970年元月,更应新竹少年监狱之聘,担任该处的“荣誉教诲师”,完全以爱心、热忱、精神的慰藉,在轻松谈笑中收潜移默化的效果。

此外,杜华神父在各地推动社会公益、慈善活动,1974年成立“新竹救急会”,以“服务和爱心”关怀残障、病患和无人依靠的老人,1987年被推荐为全国好人好事代表。

杜华神父从青年到老年,一直在做青少年的福传工作,却在晚年得了阿滋海默症,天主让他开始失去记忆,也减少老人痛苦的折磨,不过曾经受到他照顾的中学生和职工青年,甚至服刑出狱的更生人,一群群地都经常来探望并感恩地回报,如同杜华神父的一群群子女。1990年5月4曰,杜华神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服务53年后安逝于辅仁大学颐福园,终于蒙主恩召,自台湾飞奔天主。

完整版线上阅读

本文转载自天主教新竹社会服务中心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