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蛇变校长 汤志龙身教治校当年倒数第六名进入学校的“鲁蛇”,最后竟成了这所学校的校长!新竹县天主教私立内思高工校长汤志龙用自己的经历实证:“一时的鲁不会是一辈子!只要循序渐进学习,持之以恒,就有逆转胜的一日。”

出身贫困的汤志龙早年没时间好好念书,英文唯一及格的一次,是刚上初中时考廿六个字母拿满分,此后几乎都是满江红, 毕业后以倒数第六名的成绩进入内思高工机工科就读。

不过当年就读内思高工期间,他接触不少来自德国的修士、工厂机具,考上彰师大前身的省立教育学院学习工业教育,更对德国工艺心生仰慕。

后来通过经济部选派人才考试,赴德进修十五个月,被语言中心的德国籍德语老师要求,每天用德文写日记。从开始只能写单字,慢慢进步到用词组、短句,最后终于能用德文写一篇完整的日记。

汤志龙将学习德文的成功经验,套用在英文的学习上。天天用英文写日记写了十五本,出差忘了带日记本也不中断,会先写在纸条上,再依日期黏贴到日记本。从流水帐写起,到后来能够运用格言佳句作文。

在德国进修期间,也让他对教育产生全新的视野。有次他被要求用德文试教,他很满意只用了廿五分钟就教完。德国老师却讶异地问他:“你在台湾可以花多久时间教会学生?”

汤志龙意气风发回说:“用中文,我可以十八分钟教完!”德国老师语重心长提醒:“我在德国都花两个小时教会学生。”汤志龙才领悟到“教会”学生比“教完”课程还重要,当了校长之后,这个理念也融入他的治校方式与老师的教学中。

他很爱一早在校园内散步、捡垃圾,健身又能维持校园整洁,希望让学生对校园环境心生骄傲而爱惜。

汤志龙喜欢跟学生沟通,也喜欢被学生沟通。一名教室在四楼的男学生抱怨,想喝水得到三楼才有开饮机,要求买一部放在四楼。汤志龙要他给个理由充足的说帖,这名学生提出“不方便”、“太远”等理由,都被他打回票。

直到隔日提出“我要吃方便面”、“从三楼端泡了热开水的方便面上四楼太不安全”,汤志龙觉得理由充分,第三天就装机。

汤志龙希望学生真的学会知识、生出力量,进而独立思考,掌握自己的方向、努力前进。

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汤志龙则以“我还当校长的话,一定把你聘回来做老师!”热血鼓励这些在传统升学路上被归类学习弱势的一群,力争上游“脱鲁”!

本文转载自自由时报,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