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t

主内的兄弟姐妹:

英文很恰当地用”Lent”来称呼“四旬期”,它的词源意思就是春天,是结束冬天,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期。因此,我们常会很适时地在春节、农历新年期间开始四旬期。在四旬期、新春期间,我们与普世教会一起走向基督内的新生命。基督为我们曾一次死了,现在祂永远活着。我们既承受了基督以自己的死亡为我们赢得的生命,就要与基督一同生活到永远,并要改变和革新自己,成为与永生相称的人。

在圣灰礼仪,司铎拿祝圣过的灰烬,敷在我们的额头上,跟着引用耶稣在这主日福音中的话,说:“你们要悔改,信从福音!”(谷一15)。借着灰烬的记号,我们就进入了四旬期。为什么四旬期要以灰烬的记号开始呢?因为四旬期是教会呼吁人要悔改、也要信任天主仁慈待人的时期。在圣经传统中,灰是天主惩罚(参阅:伯后二6)以及人忏悔(参阅:纳三6;玛十一21)的标记;它表明天主对人的态度,说明天主的惩罚是短暂的,但天主的仁慈却是长久的:“祂的忿怒,瞬息消散;祂的恩爱却要终生绵延”(咏三十6);“你的救主上主说:在我的盛怒中,我曾一会儿掩面不看你,可是我要以永远的慈悲怜悯你”(依五四8)。

表面上,灰烬是死亡和毁灭的象征,就如在圣灰礼仪时,司铎也可以引用取自《创世纪》第三章19节的第二个祷词,念道:“人哪!你要记住,你原是灰土,将来还要归于灰土。”表面上,这祷词指向人必死的命运,提醒人要妥善准备死亡的到来。不过这里的用词是“灰土”,灰土所标示的并非死亡的事实,而是生命的肯定;因为灰与土地有着自然的联系,而土地则是生命的温床。因此,紧接着的下一节圣经章节,亚当立即给自己的妻子起名叫厄娃。在希伯来文,厄娃(Hawah)的字根意义就是生命,亚当解释说:“因为她是众生的母亲”(创三20),也就是一切生命的母亲。

然而,灰并非土,也不是地。灰烬本身就是一个不死不灭的象征,因为灰烬是唯一不能被火毁灭的东西。火可以焚毁一切,但就是不能焚毁灰烬。因此,灰烬不是毁灭的象征,而是不朽不灭的象征。在礼仪中,灰烬也是重新开始的象征。当东西被火烧成灰时,那就是一个了结;在这了结中,新事物获得了起始的可能和机会。按照礼仪传统,圣灰礼仪用的灰并非一般的灰,而是去年圣枝主日用过的树枝所焚烧成的灰;去年,这些树枝曾用来欢迎基督君王荣进耶路撒冷,以完成祂的逾越奥迹;现在烧成了灰烬,为准备我们的心重新欢迎基督。如此一来,灰烬所象征的起始回生的意义就更加显明了。

四旬期的中心意义其实就在于一种再起步的准备。一方面,我们要跟随耶稣基督四十天在旷野中为新使命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跟随耶稣基督经过苦难和死亡准备光荣的复活。这两方面的准备告诉我们:履行福传使命的力量来自克胜试探的努力;光荣的复活来自战胜死亡的桎梏。就如耶稣基督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跟随基督的人也要分享基督的胜利。我们靠着对最后胜利的肯定,以信任天主的目光,看待我们每天所经历的试探和痛苦。试探会过去,痛苦会过去,甚至死亡也会过去,但是新生命却肯定会来到。

若我们留意这主日的弥撒读经,我们会发现每一篇读经都以重新开始为主题。读经一取自《创世纪》,天主以洪水毁灭了一切之后,祂与诺厄和所有生物重新立定盟约。这是一个新生命的盟约,以彩虹作为标记,立定洪水再也不会毁灭生物。这重新开始的基础是天主的仁慈和美善,不论人的罪恶有多大都不能大过天主的仁慈,无论人的罪恶多深重也不能损毁天主的美善。古代的人看见彩虹时,他们注意到的并非缤纷的七彩,而是彩虹弧度的弓形。彩虹给他们呈现出来的,不是雨过天晴的美丽,而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弓:天主用彩虹弓“射出羽箭,将人驱散;发出闪电,使人逃窜”(咏十八15)。彩虹,这个挂在云彩间的武器,天主现在不拿它来惩罚人,反而以它作为安慰人心的标记,向人证实祂的宽仁;因为天主的宽仁,人类的未来重新有了肯定的基础。

本文转载自天主教在线,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