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古亭耶稣圣心堂今天(2022/09/03)上午十点为耶稣会士庄清廉神父(Edward Thylstrup, S.J.)举行殡葬感恩祭,由耶稣会中华省省佐墨朗神父主礼,20位耶稣会神父共祭。 耶稣会耕莘会院院长方进德神父讲道时说,今天福音中提到,耶稣基督称我们为朋友;庄神父是耶稣的朋友,他透过福传彰显他与耶稣的友谊,也透过不同的工作,希望介绍耶稣给台湾的朋友认识。
庄清廉神父殡葬感恩祭
讣文|庄清廉神父 Edward J. Thylstrup, S.J.
“风随意向那里吹,你听到风的响声,却不知道风从那里来,往那里去:凡由圣神而生的就是这样。”(若3:8) 满怀着感恩的心,感恩过往岁日中,天主带领我的奇妙化工,我不得不将荣耀归于天主! 庄清廉神父 Edward J. Thylstrup, S.J. 本会会士庄清廉神父 (Fr. Edward J. Thylstrup, S.J.),恸于主历二○二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凌晨一时三十分,于颐福园蒙主恩召。距生于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享寿八十八岁。谨择于二○二二年九月三日(周六)上午十时,在古亭耶稣圣心堂(台北市辛亥路一段二十二号)举行殡葬感恩祭,灵柩随即引发安葬于彰化静山墓园。
庄清廉 神父蒙主恩召
庄清廉 神父于2022年8月22日凌晨1:30在颐福园于睡梦中蒙主恩召。 庄神父于1934年2月27日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1952年8月14日于美国加州Los Gatos入会,1967年4月30日于台北圣家堂领受司铎圣职,1974年2月2日于新竹耶稣圣心堂矢发末愿。 中华省神父请为庄神父永远的安息献一台首意向弥撒,其他会士请献一台弥撒、恭领圣体并唸一串玫瑰经。属于圣博敏会院团体则请奉献两台首意向弥撒及其他事项。 Fr. Edward J. Thylstrup went peacefully to the Lord during his sleep on August 22,2022 at the Infirmary in Taipei, at 1:30 a.m. Fr. Edward was born in San Francisco, CA, USA, on February 27, 1934. He entered the Society in Los Gatos, CA, on August 14, 1952, was ordained to the priesthood at the Holy Family Church, Taipei, on April 30, 1967, and professed the last vows on February 2, 1974 at the Sacred Heart Parish, Hsinchu, Taiwan. All priests of the Chinese Province will celebrate one Mass first intention for Fr. Edward’s eternal rest. Those who are not priests will offer one Mass and Communion and recite one “corona”. The members of St. Robert Bellarmine community will offer two Masses, etc.
由圣神而生──庄清廉神父
“风随意向那里吹,你听到风的响声,却不知道风从那里来,往那里去:凡由圣神而生的就是这样。”(若3:8) 满怀着感恩的心,感恩过往岁日中,天主带领我的奇妙化工,我不得不将荣耀归于天主! 自我出生,直到造就成现在的我,天主一路引导着我。是祂,在某个时空下给予我生命,我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家人们彼此相爱,也彼此互助;我的双亲都出生于虔诚的天主教家庭,这让我体会到父母亲为何总是那么地替他人设想及热心助人。从我们的家走到所属的堂区,只要六分钟,所以每个主日,我会和父母亲一起前往教堂参加弥撒,他们逐一地教导我弥撒中的一切。 我的成长年代适值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祈求世界和平的《玫瑰经》祈祷每周伴随着我们,人们通常没有“多余的”钱,而且每个人都必需要节俭地过生活。在天主的栽培中我成长了,而圣神的光照,透过家庭、堂区、小学、中学、以及天主所有奇妙的创造物,不断地引导着我! 我们堂区的学校刚好在教堂的旁边,很有福气的我,八年的初级教育,都是由童贞圣母会(BVM)的修女们教学和指导;当我在八年级时,我己经考虑要当神父,之后直到中学的第四年,我断定我喜欢慈幼会会士的团体生活,及他们协助和引导青年的工作。但天主有衪的计划!当我被安排要签署加入慈幼会的申请书的前一天早晨,醒来之际,一个想法突然闪过:“我要成为一个耶稣会士!”无论如何,那个“灵光一闪”,在我就读圣依纳爵学院的中学四年中,也含有一段天主慈爱引导的过程。 在我做初学生和培育阶段,我们曾经和在中国被监禁、被驱逐出境的耶稣会神父们谈话;同时也有来自南美洲的读书修士,跟我们练习英语,那时他们已准备要去台湾。在我唸哲学的最后一年,我并非班上五位自愿去台湾的人之一,而且我已经被指派到圣博敏预备学校试教,但在那个夏天,耶稣会加州省突然需要一位读书修士去罗耀拉中学教书,所以我在罗耀拉中学教代数II和荷马希腊语的日子中,完成了我的试教。1962年,在我第三年试教结束时,省会长问我是否还有兴趣去台湾?很自然地,我回答:“是的!” 虽然受到吸引而想当神父是在我八年级的时候,但是在高中时期,我更被一个修会所吸引,在那里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带领青年,我越来越觉得,青年们的人生阶段,需要更多的指引;当我在罗耀拉高中三年的试教期间,我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耶稣会士与青年的来往、可以帮助青年们成为善良、有德性的及负责任的成人们;我一直保持着对青年们的关心。 当我领受铎品之后,第一个被派遣的使命,是担任新竹市郊区一个小堂的本堂神父。在我了解本堂状况之后,我的首要任务是盖了一座篮球场,然后打开大门,邀请包括非天主教徒在内的邻居青年们进来打球;而接着的任务就是把一个旧的储藏室,变成一个硬木地板的会议室,提供给堂区的天主教高中青年使用。我在这个堂区服务了九年之后,另一个堂区需要一位本堂神父,所以我被派到圣保禄堂服务。 那时候,圣保禄堂并没有太多的青年们,所以在培育教友们信仰生活的同时,我把重心放在堂区的幼稚园和传协会。七年以后,我发现新竹市的堂区情况大致相同,我询问长上,去一所我们耶稣会办的高中服务的可能性,所以在1986年,我被派到新埔内思高工,五年中我主要协助青年的活动。然而从1993年开始,我的主要工作转为需要使用英文的工作,所以我和青年以及堂区的接触,相对就变得少了。 反观今日的社会现况,我们看到了不只是青年人,还有许多其他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中及生命道路上,他们也需要祈祷、指引和带领!所以神父的工作并没有减少,反而是大大地增加了! 我这一生不断地对天主祂无限的爱与慷慨感到惊奇!因为祂选择了我,让我在耶稣会中的五十年能分享祂圣子的司祭品位,让我的每一天,都能和祂的圣子一起,向天父献上独特无尽的牺牲,那是只有祂的圣子,为了众人的救赎,所能够奉献的! 整理于庄清廉神父晋铎金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