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为什么祢让那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在祈祷中,若我们提起一些听似不知感恩、不舒服或具有挑战的话题,那是不是一种诱惑,使我们远离天主?然而,在依纳爵式的默观里,我们受邀大胆运用想像力,把那些被我们视为“不正确”的情绪和感受带入祈祷,以真实,甚至脆弱的自己与天主相遇,让祂凝视真正的我们。无论我所拥有的与欠缺的为何,祂依然陪伴着我,依然爱我。
在“爵”式默观中与耶稣说真心话
圣神降临节的想像式祈祷
耶稣升天前向门徒所说的“圣神降临”,看起来、感觉起来是什么?五旬节当天,祂的门徒在祈祷中,体验了一股异样的风充满他们所在的空间,就在那一瞬间,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口才,开始说著各种不同的语言,宣扬复活基督的真理。依纳爵的想像式祈祷,带领我们进入当时门徒的经历。
用依纳爵想像式祈祷,重新默观基督降生
关于耶稣基督诞生的画像、雕像或马槽布置,是我们以为再熟悉不过,却可能忽略很多细节的“降孕”故事。运用依纳爵的想像式祈祷,能帮助我们重新创造空间,让天主闯入其中,打破我们的刻板印象,使我们能用全新的眼光默观基督降生奥蹟。
在将临期回顾,是为了期盼
将临期是教会礼仪年的开始,它是一个准备迎接圣诞节,让我们忆起耶稣的诞生与降生成人奥蹟的时期,也是我们准备迎接基督再次到来的时期。我们既回顾又期盼,如同孩子在圣诞节早晨期待拆开礼物,是因为他们记起了过去拆开礼物的美好经验。我们相信天主过去曾给了我们惊喜的礼物,这让我们能够相信并期待祂未来也会给我们的礼物⎯由和平与爱掌权的世界。
与玛利亚肩并肩站着
圣母玛利亚在你心中,是个高高在上的完人,还是位平凡的母亲?她是否也会为儿时的耶稣无法融入同侪、发展落后而感到心焦?将玛利亚从高处的尊位上放下,与她肩并肩站着,并默观她和耶稣的日常生活, 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与玛利亚的共通处,比我们曾经以为的还要更多。
圣史路加向玛利亚讨教
为庆祝10月18日圣路加瞻礼日,我们来听听关于这位撰写《路加福音》的圣史,一则想像的故事。路加拜访了圣母玛利亚,听她亲口述说她圣子的故事,并记录下来。从这些访谈中,圣史又得到什么启发,可作为我们的借镜?
用“对祷”与圣母玛利亚谈话
玫瑰圣母月已开始了一个多星期,你有没有跟圣母玛利亚好好说过话呢?圣依纳爵说:“对祷,应是真正的谈话,就如朋友与朋友一样。”我们可以用此方式,先和圣母谈话,她会陪伴我们到耶稣跟前,帮助我们进一步与祂交谈。对于加深我们和耶稣的关系,她的渴望更甚于我们。
让玛利亚带你到耶稣跟前谈话
玛利亚是位慈母,也是很好的倾听者。在五月圣母月,有什么想跟耶稣说,却裹足不前、欲言又止吗?一起借由想像式祈祷,跟着一位宗徒去找玛利亚,看她如何给这位宗徒爱与信心,并带领他前去找耶稣谈心。
信德与恩赐促成美丽的医治
“你们得不到,是因为你们不求。”(雅4:2) 你是否期待被医治,却因各种貌似可信的理由而未向天主祈求?医治是白白得来的礼物,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事好挣得或配得这个礼物。来看看耶稣复活以后的故事,在丽门乞讨的瘸子,如何经由伯多禄和若望这两位宗徒的信德而得到耶稣的医治。
事无大小天主都关心
我们有烦恼担忧时,往往又认为它们微不足道,不足以占用天主的时间、向祂祈祷,免得打扰可能已经很忙碌的祂?其实天主有能力照顾所有的事,无论我们每一个忧虑大或小,祂都想聆听。
走过童年—当艾瑞克森遇上圣依纳爵
爱利克·艾瑞克森 (Erik H. Erikson) 是美国德裔美籍精神分析与心理学家,他的人生八大阶段理论,说明人在各阶段都有发展任务,这些任务在一生中相互影响。当他遇上灵修导师圣依纳爵,会迸出怎样的火花?在“勇敢去飞—让耶稣陪你走过童年工作坊”中,每个人对家人不断浮现各种滋味,而这些滋味都成为燃料,帮助他们信任生命、信赖天主,和激发祈祷的渴望。
静默祈祷是透明之窗
祈祷中的静默,好似一扇透明洁净的窗户,让光穿透,使我们更容易发现天主,并看见万事万物原有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