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急着解决某件事情?卢云神父说,真正的耐心相反于“被动的等待”,耐心指的是积极进入生命的核心,全然承担于我们内在和周遭的磨难。耐心是有能力尽可能去看、去听、去触摸、去品尝,且去闻闻,在我们生活中里里外外的事件。依纳爵也鼓励我们,在想像的福音场景中,多花些时间运用我们的感官,回到我们自己的状态里,我们更应该去“看、听、触摸、品尝、嗅闻”现实生活。在四旬期,我们可把生命中的困扰、感受与渴求,带到天主面前,并祈求耐心的恩宠。
四旬期操练耐心
准备好善度四旬期吗?
四旬期开始了。圣依纳爵在《神操》中建议祈祷前要先做好准备,这个观念能够帮助我们善度这段期间。我们可以转向耶稣,并向祂祈求:“主啊,在接下来的40天里,祢渴望在我内加深什么恩宠?”
跟随依纳爵订定三个新年目标
围绕我们的世界或许不全然美好,但2025年,我们可以按圣依纳爵的教导,订定三大目标,跟随天主的旨意,让自己和世界都更好。
新年的祈祷
新年伊始,不晓得要怎么向天主祈祷?不知道该祈求些什么?或是要为谁及为哪些意向祈求?没关系,先来个深呼吸,跟着这个《新年的祈祷》,逐字逐句地诵念,或许它正是你在 2025 年想跟天主祈求的深沉渴望。
跟愤怒打招呼
依纳爵灵修邀请我们持续觉察内在的动态,并完全诚实地面对我们的感受。愤怒是一种感受,就如同喜悦、悲伤、讨厌和其他种种情绪一样。我们的任务是去觉察这些感受,并且分辨它的来源,以及我们要如何回应。
怀着希望为众人益处服务
希望是什么?它一如所有的恩宠,是我们被赐予的礼物,而非自己所生成,尤其,基督徒的希望是展现于行动之中。一起来分享,作者丽莎.克利经历癌症与骨髓移植的生死关头之后,她体会到的希望是什么,又源自何处。
和好的恩宠
“我知道圣事是教会的宝藏,也是带来基督力量的奥蹟,但我的心尚不安定,所以仍不情不愿的。恐惧在我的脑海中编造了无数的借口,然而我挥不去这个渴望。”说这话的作者,拖着脚步走进教堂,即使在办告解,内心也止不住怀疑和评断,但最后天主倾注恩宠给她,让她因此找到渴求的平安。
开始依纳爵式祈祷前的四个步骤
想要和依纳爵一起展开祈祷的冒险之旅,却又不得其门而入吗?这里给你具体且实用的建议。
速食哲学┃什么令人更自由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我们了解一些限制我们内在自由的因素:过度活跃的想像、无知、错误、强烈的情感如恐惧和愤怒,和软弱的意志。我们也谈论过,自由的能力能帮助我们超越这些限制。一个人因而能强迫自己从事一些他本人并不喜欢之事(如早上起床,仁慈对待令人讨厌或相处中令人厌闷的人,或从失败中振作等等),这些这些都是自由在人身上展现的标记。 当然,自由也有其自相矛盾之处:当我们选择的时候,我们限制了自己(的选择),但当我们限制自己于一个选择时,这预备了我们超越自己,意图突破自己的能力。 一个人选择成为医生时,他限制了自己的选择,他限制了自己。但是,作出了这个选择后,他准备自己去救人。如果当初他没有作出这选择,往后他便不会有此能力。 正因为自由是“扎根于理智和意志”(《天主教教理》1731),这表示如果我们发展理智和意志,我们定能以更大的自由来行动:我们更能作出知情和明智的选择。当我们发展自身的思考的能力和意志的能力,这意谓恒常的把这些能力恰当的运用着。随着时间和经常的重复使用,我们形成了习惯,良好的习惯。这就是德行了——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使我们更自由。德行是解放我们的。 例如,当一个人从别人身上听到或阅读一些事情后,在下定论以前懂得搜证事实,或当他会花努力梳理自己的想法时(参阅“速食哲学”第9至21篇),这人便学会了更会洞察别人对他说的话,他养成了批判性思考和明智之德,这为使用自由是多么重要呀。对比其它不会检查事实和依赖传闻、第一印象、怪念头、偏见、感觉或处事任凭直觉的人,这人很有可能更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如果这人能从(1)他的喜爱之物中有节制地使用它(节制之德)、(2)即使事情不容易但依然完成他的职责(刚毅之德)和(3)给予他人所应得的(正义之德),使能够从中坚强自己的意志,这人很有可能更能做出更好的选择,不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社会这个大群体。 智德,义德,勇德和节德是人性四个攸关重要之德行(又称“四枢德”)。我们发展和获得人性德行的方式,和运动员从其运动项目中发展他所需的力量和技能的方式同出一辙。我们需要计划,频率,稳定和决心。 人性德行解放我们于自身本有的动物本能。它们使我们更像“人”,更成熟,更自由。一旦我们养成它们,我们便不会成为环境的受害者,“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为各种教义之风所飘荡,所卷去,而中了人的阴谋,陷于引入荒谬的诡计”。(厄弗所书4:4) 然而,为基督徒,这里还有更多。因为除了我们养成的德行外,天主还增加我们所拥有的。祂赋予我们恩宠,超性之德和从圣神而来的七恩。 但这些事情不会侵犯我们的自由吗?我们下次会回答这疑问。 文/文祖贤 译/吴志濠 本文转载自号角报,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
速食哲学┃什么因素能限制我们的自由
自由是“扎根于理智和意志”《天主教教理》1731。在人(有别于天使)身上,这两力量不能单独运作——它们也会被其它因素所影响。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因素。 无知或错误。无知与错误不同。无知是缺乏知识,是缺乏资讯。另一方面,错误是有缺陷的判断。无知是,例如,我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红或蓝;错误是我错判这红色的东西为蓝色的东西。无知与错误是理性的缺陷。我相信我们犹记得因无知或错误而下的决定,和它们所带来的苦恼。 无知或错误和坚强的意志。想像一架拥有强大引擎的车辆在晚上行驶而不开车灯。这里比喻一个拥有坚强的意志,却知识贫乏或判断有缺陷的人。(简直是)一个致命的混合体。 记忆力或想像力。我们先前见过我们的理智需要记忆力和想像力来获取知识,但有时候它们的行为“征服”了理智。人多么容易让他的好/坏记忆或想像左右他的理智,阻碍他对手上的事情作出客观的评估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法。记忆为作出明智选择尤其重要,但理智也需要衡量它的价值。想像并不是坏事一桩,但想像力也要被理智带领着。 情感或感情。情感是我们由内部器官(尤其是记忆,想像和本能)因受到刺激而衍生的“动物 ”反应。强烈的情感经常源自清晰的记忆和想像。原祖父母在犯下原罪以前,他们的器官和情感能完美的受到控制。但他们的决定“如同天主一样”(创3:5)却改变了一切。因此,他们变得更像动物般,即由情感主导理智和意志。 软弱的意志。原罪削弱了原祖父母和其后代的意志。我们所有人都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软弱。即使在某些时段我们明确知道当下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例如:起床,处理一件苦差,或只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我们也能体验到这软弱。这些事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知识,而是因为缺乏意志。 恒常想像,强烈的情感和软弱的意志。这是死亡组合。软弱的意志在丰富的想像和强烈的情感所支配下,会阻碍一个人育成成熟和平衡的人格。这类人会容易被生活中的混乱弄得翻来覆去。他会成为环境中的受害者,无法掌握自己的将来。最后只会一事无成。再者,这人因缺乏知识或判断上有缺陷,甚至不知道事情为何冲着他而来,和如何振作精神。 人的一生好比一场挣扎,一场“服役”(约7:1)。这想法不只包含宗教的价值,也包含人性的价值。它是一场塑造脑海的挣扎,一场锻炼意志的挣扎,一场训练(但不是抑压)记忆,想像,情感跟随理智和意志的命令的挣扎,一场成为自由和完整的人的挣扎。人是自由的一个征兆是他能强迫自己做出一些他知道是好的事情,即使他并不喜欢从事这事。 要成为完整的人,一个对象可供我们瞻仰——耶稣基督。 文/文祖贤 译/吴志濠 本文转载自号角报,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