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 (Pontif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 于2024年11月15日,举办了一场名为〈利玛窦:友谊、对话与和平的遗产〉专题会议,向闻名于世的传教士利玛窦 (Matteo Ricci,1552-1610) 致敬。中华省包含省会长董泽龙神父在内约有十位会士出席了这场会议。利玛窦神父谦逊、喜欢与人对话、建立友谊,为教会树立了福传在地化的典范,至今他的经验仍足以提供当代教会做借镜。
利玛窦神父:对话与相遇的朋友
澳门利玛窦中学 纪念耶稣会成立暨利玛窦日精彩活动
在1540年9月27日,耶稣会获得教宗保禄三世认可、成为天主教的一个正式修会。澳门的利玛窦中学选择在483年后的同一天纪念这个天主所选定的日子,同时也纪念将天主教信仰扎根于中国的可敬者利玛窦神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分别透过话剧、游戏,和演讲,来庆祝这特别的一天。
香港华仁书院师生 用音乐剧呈现利玛窦神父的一生
香港华仁书院逾百位师生通力合作,于2023年6月下旬在该校举办“利玛窦学生音乐会”,以音乐剧将这位耶稣会传教士的一生呈现出来。利玛窦神父甫于2022年底被教宗方济各宣布为“可敬者”,他克服重重险阻到中国传教,并为当时明朝政权接受,对东西文化交流,功不可没 。
帕罗林枢机:利玛窦和徐光启是天主和平的使者
5月9日晚间,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在马切拉塔为在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和其友人徐光启的雕像安置举行揭幕和降福礼。他在弥撒讲道中表示,东西方两位伟人的相遇,激发出新的社会友谊,在彼此的尊重中走进对方的文化,把耶稣所赐予的平安带给了华夏儿女。
利玛窦研究学术会议:一代传教士的启迪
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与天主教香港教区圣神研究中心于2023年5月11日及12日合办“利玛窦研究学术会议”,以传教士的灵修、对文化的态度、信仰经典的翻译与福传、和传教士生活见证作主题,探讨利氏作为一代传教士对现代人的启廸。
北京中国学中心于昆明开设首个卫星教育项目
北京中国学中心(The Beijing Center,简称 TBC)于2023年3月在大陆正式启动首个卫星教育项目——昆明理雅学苑(The Kunming Liya Center)。昆明理雅学苑卫星教育项目的开设是耶稣会高等教育在中国的新里程碑,延续利玛窦探索新世界与促进交流的精神。
北京中国学中心推出利玛窦动态贴图
在庆祝创立25周年之际,北京中国学中心(The Beijing Center)设计并发行了耶稣会士可敬者利玛窦神父(Venerable Matteo Ricci SJ)的一组动态贴图(表情包)。利玛窦是首位受邀进入紫禁城的西方人士,他在中国期间在科学、地理研究、跨文化交流和神学思想等领域取得了成就。
“可敬者”利玛窦:本地化的传教士
本文由耶稣会列品案总负责人 (Postulator General) 巴斯卦.瑟博雅达神父 (Pascual Cebollada, SJ) 以及列品见证文件的编辑 (editor of the Positio) 隆巴迪尔神父 (Federico Lombardi, SJ) 联合执笔。文中回顾了可敬者利玛窦的生平事蹟及其独特的传教模式,更提出了三大点说明他对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耶稣会利玛窦神父步入可敬者行列
耶稣会喜添一名“可敬者”,他是广受亚洲和世界各地景仰的利玛窦神父。教宗方济各多次提到利玛窦神父,说他是一个懂得与其他文化相遇的人,是在中国与西方建立起友谊桥梁的先锋之一。
从天主教的“圣人”过渡到晚明中国的“圣贤”
耶稣会的使命伙伴“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即将于 2022年12月17日下午两点举办一场线上讲座,邀请到柯修文博士 (Dr. Daniel Canaris) 分享早期耶稣会士如何尝试将“神圣”(sanctity) 翻译成中文的微历史,并对这些翻译选项为耶稣会传教策略发展的重要性作出反思。
耶稣会士卫匡国的钜著
你听说过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 (Martino Martini) 吗?虽然他对中国的研究成果是十七世纪了解东方国家的最重要来源,然而他的名字仍不太为人所知。大家对利玛窦神父谈得非常多,他在十七世纪初嬴得了中国朝廷的信任。然而,与利玛窦同为耶稣会弟兄、来自特伦特 (Trent) 的卫匡国,他在十七世纪中期也因为科学研究,对于耶稣会在中国的存在贡献很大,可是他的名声却远不如利玛窦。
利玛窦神父逝世411周年纪念
今天是伟大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SJ, 1552-1610)逝世四百一十一周年纪念,利玛窦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对话与友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