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疫情严峻,却没有阻断修道伺主的信念。耶稣会菲律宾省的五位终身修士之一的 Jeffrey Pioquinto SJ,于日前在三宝颜亚典耀大学耶稣圣心堂宣发《末愿》。
菲律宾省终身修士宣发《末愿》
不平凡的时代,平凡的一生──苑祥斌神父
苑祥斌神父于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献县西韦家庄,那时候的河北献县是长期由法国耶稣会服务的大教区,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而西韦家庄是一个村民几乎都是教友的农村,所以苑家也是很多代的传统热心公教家庭,父母生养三男一女,对圣召非常支持,愿意孩子们全部都去修道,也没有问题,但无奈家贫,孩子连上学念书都不可能,平时都要协助父母下田劳动,而进小修院也是需要学费,所以当时的苑神父并没有修道的念想。
看电影《神父有难》反思司铎的奉献生活
有段时间没有看有关教会的电影了,在准备晋铎的避静前,索性在《百度》打上“神父”两个字,出现了一部去年上映的电影《神父有难》(Calvary),想要借此对于即将踏上的铎职作一些反思。不曾想,影片中那位神父的名字,与我的圣名竟然一样。这让我心中咯噔一下,莫非这也是我即将踏上的司铎生活吗?
天地有情┃杨国辉神父
人问我:“你快要当神父了,心情如何?”我答说:“这是我第二次结婚,心情没有特别紧张!”第二次结婚?是的,我十七年前曾经结婚,太太婚后两年多逝世,这次领受司铎职务,自己以“基督爱了教会”的心情来形容,既然基督爱教会如爱新娘一般,自己也以新郎来形容自己吧!
从非公教家庭到公教家庭
耶稣会董泽龙神父出生于一个非天主教的家庭内,但在天主的带领下,这个非公教家庭却长出了圣召的果子。现时,他们的家庭人员大多已经领洗,但下一代的圣召培育又怎样呢?以下为各位读者分享。
亚太圣召推广会议在台召开
耶稣会亚太区的圣召推广会议于今年2月3-8号在台北举行。来自10个耶稣会会省及地区的14位圣召推广负责人(及4位读书修士)在亚太区培育代表的陪同下,齐聚主顾传教修女会的文萃楼,进行了为期4天的会议及参访活动。今年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有效的利用科技媒体来推广圣召”。
与主相遇的感觉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与主相遇的感觉吗?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我不仅喜欢在旁聆听,更喜欢看到母亲在教会全心全意献唱的感觉。
独身圣召何其少
笔者在西欧十四年,造访过许多图书馆,想搜集一些明清期间在中国传教的西洋传教士,不太赞助在中国培植道地的神职的理由。直接的档案一无所获,间接的答案是有。 近代天主教传入中国,首推利玛窦,他于一五八三年即到中国内陆,肇庆,南京,北京。然而,第一批中国神父刘蕴德,吴渔山,万其 渊在南京晋铎,时在一六八八年八月一日由罗文藻主教祝圣,已经事隔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