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伊尔神父于1988年在美国洛杉矶帮派活动最密集的地区创立兄弟工厂 ,与那些被谴责或不见容于社会的边缘人同行,帮助他们重生、融入社会。美国白宫指出,兄弟工厂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帮派干预与更生计画。博伊尔神父说,这个地方渗透著福音喜讯。
耶稣会会士博伊尔神父 获颁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总会长苏萨神父拜访美国中西部会省
苏萨神父四月来到美国中西部会省 (UMI),拜访了在芝加哥、米尔瓦基、奥马哈、底特律等地的耶稣会团体和机构,也主礼了两位会士宣发末愿的感恩祭。他的到访不只凝聚了耶稣会会士与使命伙伴,也使耶稣会和全球的连结更加紧密。
台湾工作主任会议:从贫穷中找出创造性
2024年中华省台湾区首次工作主任会议,上半天拉到北部基隆的两个渔港,不只参访外籍渔工,了解他们的工作与处境,更聆听了服务渔工的新事社会服务中心社工督导李正新的信仰和使徒工作见证。他的分享不只为与会的主任们带来启发,也是省会长董泽龙神父论及当前耶稣会“在贫穷中找出创造性”的最佳例证。
两岸四地青年工作者的生态灵修培育
在万物萌发的春季,耶稣会中华省使徒计画青年工作小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林荣钧博士,为两岸四地的青年工作者进行生态灵修培育,当中包括依纳爵灵修与生态的关系。在3月13和15日两天共两场的线上课程中,为大概15名参与的青年工作者带来不少冲击。他们有的首度知道,植被覆蓋率会影响心脏病死亡率,有的第一次意识到,穷人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一起来看看林博士精彩的授课内容,还有参加者的回馈。
《边疆的耶稣会士》第八集:马拉威耶稣会生态与发展中心
在《边疆的耶稣会士》系列影片的第八集里,我们将前往非洲南方的内陆国家马拉威。它虽以农立国,有八成人口极度仰赖农业为生,但落后的农耕技术,加上气候变迁带来的频仍灾难,造成农民生活艰困。有鉴于此,2014年耶稣会在马拉威成立生态与发展中心,致力于解决贫穷、环境恶化及社会正义之间,盘根错节的问题。
海地耶稣会士在艰难时局中坚守岗位继续服务
加勒比海国家海地的局势近年来动荡不安,该国总理近日也正式请辞。在此艰辛时刻,耶稣会在海地的长上圣斐理斯神父与总会长、参赞及加拿大会省(海地是加拿大会省的一部份)的会士分享了该国的情况,重申海地的会士继续服务人民的渴望。
从圣依纳爵的挺身而出,看团体努力缔造非暴力的社会
圣依纳爵的自传中,纪录了他曾在某天晚上,以“捍卫者”的姿态行动,他没有对横遭暴力的两位妇女转面不顾,反而打破沉默、保护受害者。这项义举正好挡下对她们的进一步伤害。耶稣会近年致力于建立保护文化,在庆祝国际妇女节之际,我们一起来回顾圣依纳爵的这段经历,也阅读一份在2023年10月2日国际非暴力日的反省文件。
一起打造充满希望与正义的未来
每年2月20日是世界社会正义日,然而光是去年2023年,全球即有1亿1千万人被迫逃离家园,人们还面临暴力、民主自由程度下降、土地沙漠化、营养不良的种种威胁。耶稣会总会长苏萨神父疾呼:“我们居住在一个越来越不公义的世界。”为了把横遭磨难的人们,与耶稣一起从十字架上放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在四旬期与耶稣和被迫流离失所者同行
为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今年的四旬期,耶稣会难民服务处 (JRS) 编了一本名为《与耶稣和被迫流离失所者同行》的灵修小手册,让我们与那些被迫离乡背井的弟兄姊妹们团结一心。
“什么?很可爱?!”
一顿饭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或许不能,但耶稣会会士克鲁兹在东帝汶拉亚科的儿童喂食计画中看到,慷慨的分享、不断的感激,还有因受到关注而来的喜悦。慈善的举动无论多么渺小,都不会被忽视,因为那是耶稣所说,你对我最小兄弟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
耶稣会推出全面性的儿少保护培训课程
推动全球耶稣会团体建立安全的环境,有重大进展。耶稣会宣布启动一项全面性的培训计划,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和弱势群体。这项名为“促进保护文化的一致性(The Promotion of Consistent Culture of Protection PCCP) 计划”的倡议,将在耶稣会所有福传使命地区推行,包括国小、中学教育、高等教育、非正式教育、社会牧灵工作、耶稣会培育、灵修与信仰陶成和全球网络。
为自己积极走出来
每年10月中到隔年4月捕小卷季开始前这段期间,许多外籍渔工原本工作的渔船,高挂渔网休息,他们因此失去工作。若没有在一定期限内找到新雇主和工作,他们便得回去母国。等待期间,每天三餐仍有开销,且薪资容易被仲介以预留返国机票费的理由扣留。新事社会服务中心的社工得知他们的困境后,除了告知外籍渔工他们应有的权益、协助他们取回薪资,同时也建议他们,积极主动透过同样在港内的亲友网络找寻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