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亚太区联会“与受造界修和”网络(RWC)的代表们近日在越南举行会议,分享亚太地区从事生态工作的情况,同时也一同探讨并优化该网络的愿景和使命。
JCAP“与受造界修和网络”优化其愿景和使命
两岸四地青年工作者的生态灵修培育
在万物萌发的春季,耶稣会中华省使徒计画青年工作小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林荣钧博士,为两岸四地的青年工作者进行生态灵修培育,当中包括依纳爵灵修与生态的关系。在3月13和15日两天共两场的线上课程中,为大概15名参与的青年工作者带来不少冲击。他们有的首度知道,植被覆蓋率会影响心脏病死亡率,有的第一次意识到,穷人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一起来看看林博士精彩的授课内容,还有参加者的回馈。
《边疆的耶稣会士》第八集:马拉威耶稣会生态与发展中心
在《边疆的耶稣会士》系列影片的第八集里,我们将前往非洲南方的内陆国家马拉威。它虽以农立国,有八成人口极度仰赖农业为生,但落后的农耕技术,加上气候变迁带来的频仍灾难,造成农民生活艰困。有鉴于此,2014年耶稣会在马拉威成立生态与发展中心,致力于解决贫穷、环境恶化及社会正义之间,盘根错节的问题。
中非天主教大学的“生态周”
教宗方济各于2023年10月4日发表了一篇新的宗座劝谕《请赞颂天主》(Laudate Deum),对2015年的通谕《愿祢受赞颂》(Laudato si’) 做了补充。耶稣会已在许多地方回应了教宗对于关心环境的呼吁。我们一起来看西非一些耶稣会读书修士的见证。
从灵修中心走向灵修生态中心
坐落于森林公园中心的法国夏特拉尔耶稣会灵修中心,于2023年夏天转型为一座灵修生态中心,既维持了依纳爵灵修的传统,也从此出发,运用自然环境的优势,在滋养人灵之外,也致力于照顾我们共同的家园。
珍视历史、拥抱未来:因斯布鲁克的耶稣会会士善用阳光
教宗方济各于2023年10月4日亚西西的圣方济庆日,发布新的宗座劝谕《请赞颂天主》,它也是2015年《愿祢受赞颂》通谕的延续。在许多方面,耶稣会士响应了教宗方济各关心环境的呼吁,而奥地利的耶稣会会士正好有个绝佳示范。
一个使命.三个团体.多元经验
澳门的利玛窦社会服务中心、台湾的新事社会服务中心与新竹社会服务中心,是耶稣会中华省三个秉持“服务信仰、促进正义”使命的社会服务机构。三个团体在Covid-19疫情解封后,第一次能实体聚会共融,反省与分享彼此的经验,也探索未来更多合作的可能。
河流、山、人:第十二届服务学习计划反省
上个月,我们曾刊出今年八月在泰国北部清莱,由耶稣会沙勿略学习社区主办的“服务学习计划”。在为时三周的活动期间,学生们接触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沉浸于自然与乡村生活之中,还亲自学到包括移民和难民在内,边缘族群的故事。现在,我们来听听,三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深刻而真挚地分享。
宗座劝谕《请赞颂天主》:教宗方济各重新呼吁对共同家园的守护
今年频仍的高温、干旱、洪水一再示警,地球已逼近某个临界点了。气候危机当前,教宗方济各于十月4日针对八年前发布的《愿祢受赞颂》通谕,再发出《请赞颂天主》(LAUDATE DEUM) 劝谕,表达由衷的担心,并提出大胆的建言。他也邀请我们,和他一起踏上与共同家园和好的朝圣之旅,使这个家园变得更美丽,因为这样的承诺“关系到我们的个人尊严和最重要的价值观”。
MAG+S 2023: 关于我、其他受造物与天主之间
爱好户外运动的我,对于大自然一直都带着敬畏及爱护的心,却从没更深入的去思考我与整个环境和天主之间的关系。透过徒步祈祷,我开始更深刻思考,我,其他受造物与天主之间的关系。
与君同行:香港华仁师生泰国 MAGIS 生活体验
香港华仁书院的16名师生今年暑假前往泰国体验少数民族的农村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体会天主创造的美善,发现“生活可以很简单、快乐可以很纯朴”…
泰国的厄玛乌之路:通往生态未来之路
泰国耶稣会监狱牧灵服务单位获赠清迈地区的一块土地。这对受刑人会有什么帮助呢?也许是一个中途宿舍,一个学习有机农业的地方?《愿祢受赞颂》通谕和新冠疫情开辟了新的途径。让我们听听发起人兼主任 Vilaiwan Phokthavi 女士(又名 Kep)讲述这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