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五十周年纪录

行脚台湾五十年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时中国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人民盼望能有一个长治久安的新局,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精神也得到普世的尊敬。教廷在1939年解除了长达三百多年的禁令,准许教友用传统的方式祭祖及祭拜孔子。眼看着福音可以广被在这块土地上,然而更艰难的考验接踵而来,当时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在国共战争中失去政权,退守台湾。 1950年,外籍传教士被驱逐,本国籍的传教士有些被捕下狱,有些下放劳改营,其中最令人追念的是当时上海徐汇中学的校长,为主致命的殉道者张伯达神父。

为保存修会圣召的薪火不灭,有些会士被安排随着大批的逃亡潮离开中国,在其他国家继续接受培育。1951年,美国籍的牧育才神父来到台湾,他是政府迁台后第一个来台湾传福音的耶稣会士。1952,大批散居各处的耶稣会士陆续来到台湾,重新开始服务人群、愈显主荣的工作。在往后的半个世纪中,共有579位耶稣会士在这块土地上奉献心力。其中除了本国人之外,有来自欧亚美洲,不同国籍的会士。耶稣会在台湾始终保持它的多元化与国际化,这种特色也更丰富了服务的内涵。

初来台湾时,会士们以台湾北部的新竹、台北为起点,开始福传工作。立即面对的问题就是不同的语言、族群、文化带来的挑战。会士本身来自四面八方,而居住在台湾的人,有刚跟随政府从中国大陆迁来的,操著各种口音的外省人;有本地的闽南人、客家人,而且这些人当中的长者,很多还是说日语的;此外还有不同部落、讲著不同语言的原住民。而面对相异的文化,已经累积了相当丰富经验的耶稣会士,继承著利玛窦等先进的芳表,努力学习本地的语言文化,融入本地人的生活。战后的台湾百废待举,耶稣会士不但关心人民的信仰生活,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也都竭尽所能予以支援。

1960年代,台湾的社会渐趋安定,但尚未脱离贫穷。相当多的人必须离乡背井,或是求学、或是为生活打拼,他们需要很多心灵上的陪伴、生活的教育;需要吸收更多元的文化、开拓知识与心灵的视野。战后出生的孩子,现在有许多都在各行各业出人头地。他们,不管是否领洗成为天主教徒,常有着共同的回忆:有些人曾经住过本会办的学生宿舍,被神父们深深的爱护、严格的管教,像父亲也像朋友;有人参加过学校的天主教社团(大专青年同学会),认识天主、也结交了许多一辈子的朋友;有人参加了神父创办的写作会(耕莘写作营),成为作家;有更多的年轻人,看到神父的简朴与全奉献,或生或死、无怨无悔的跟随基督。这些点点滴滴,注入年轻人心中,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也把这份爱的典范传承下去。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社会的变迁,会士们必须以更敏锐的心,聆听社会的脉动,使服务范围越来越深、越来越广。

有些会士在学校服务,传授知识,也有人终身为智障者服务,有些会士从事著最热门的行业,像是企管教授、媒体制作,有些人数十年钻研甲骨文,有些会士编辑中文与欧洲语文的大字典,有人研究仅有三千多人口的赛夏族语言,有会士一年要飞行几十万英里,到处为中西文化交流奔波周游列国,寻找资源,有人一辈子在深山里做玛赛克壁画,有人从事心理咨商,有人全省走透透讲道,有人几乎一辈子隐居在避静院中做灵修指导(静山),有人为劳工权益奔走,有人专攻宗教交谈…

所有这一切都是希望能‘更’了解人们的需要,用‘更’适当的方法,为‘更’多的人服务。在台湾,耶稣会已经度过了五十多年,跟所有台湾人民一起呼吸、欢笑、流泪。虽然很多当初年富力强的会士已经老迈,但是我们结交了更多朋友,培育无数人才,年轻的圣召也在逐渐成长。台湾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曾经有一段时间,它是唯一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信仰自由的地方。我们有幸能参与这个成长历程,也希望在未来继续跟大家一起,以台湾为起点,为所有的华人开创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