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召故事】迷人的老魔鬼–雷焕章神父的故事
我六岁入学,遇上了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我们那一带各校每遇学艺竞赛,母校总能拔得头筹。这老师对我们悉心照顾,然他是位坚定的无神论者。他常说:“你们切勿听信家里人所说的那套,那都是旧时代的迷信,如今已经是科学时代。”我因而便去问了父亲:
“到底有没有天主?”
“当然有啦,”父亲答道,“傻小子,没有天主,哪会有你?”
“可是我们老师说现在是科学时代,科学告诉我们:只有进化论才是真的,压根儿就没有天主。”
当时我才六岁,最佩服两个人,一位是我当市长的父亲,另一位则是我的小学老师。这两人一个说:“当然有天主”,另一个则说:“当然没有”,这事对我造成了莫大的困扰,不知该相信谁?然而,我到底还是觉得父亲比较伟大。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父亲说得没错,那老师也是个饱读诗书的好人,他看过的书汗牛充栋,怎么还会看不清真理? 也因为如此,我在六岁的时候,心中便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便是:助人填饱肚子尽管称得上是桩好事,可是并非顶重要;若能助人看清真有天主存在,这比给人饭吃更为重要。 六岁那年,我决定长大之后要助人看清这事,看清我们人生的意义,明白我们的生命皆是上主的恩赐。这对我来说,就是很重大的课题。待年岁稍长,我试着去了解为何有人笃信天主,而有人则说什么也不信。我也尽量去了解人家为何不接受此一信仰,我对外教人士的看法极为留意,而后我更勤于钻研哲学,了解不同的思潮观念。我对研究尼采(Nietszche)、沙特(Sartre)等否认信仰之人最感兴趣。我自幼便决定日后一定要当神父,然而此事是我内心的一个秘密,从未同任何人透露。说来奇怪,自六岁以来,我这决定从未动摇。 明辨圣召,往赴中国 向来,我感到我有着双重圣召。 我基本的圣召,即是身为耶稣会士之圣召。诚然,圣依纳爵精神确实深得我心。我于耶稣会中学受教七年,亦有耶稣会神父作我神师。圣依纳爵曾明白指出:耶稣会士并无固定工作,世世代代都得自行慎思明辨,观清天主旨意,明了天主对我个人之计划为何,并力促该计划之彻底实现。圣依纳爵之灵修精神,实可谓开放至极。耶稣会士并无固定衣着,且无固定工作。圣依纳爵要人慎思明辨,此一作法颇为实际,人人皆应扪心自问:我于自身生活当中,应当做出何种决定。我按著圣依纳爵的神操作了明辨的工夫,发现了“前往中国”即是我的第二个圣召。 读哲学三年级的时候,新院长甫到任,针对我前往中国的圣召,他表示反对。 “你加入耶稣会就是个圣召,然‘去中国’算不上是一个圣召。”院长说。 我于是开始了跟院长的辩论。我说: “若我身留法国,作个圣方济各会修士也好,当个耶稣会修士也罢,具体生活上并无甚差别。然而对我而言,身留法国、身赴中国,这当中可有着天壤之别。” “你想前去中国,只恐怕你并无此一圣召!”院长对我质疑。 “你自己没有,并不表示我没有。”我回答。 院长留意到我热爱自由,并觉得我骨子里欠缺耶稣会之服从精神。于是院长试着同我的省会长玛塞‧彼德(>Marcel Bith, 1883-1963)神父照会,并说:“你若不许他远赴中国,则他肯定离开耶稣会。”然而省会长 知我甚深,吃定了我对耶稣会之圣召不致于动摇,心中早有盘算。哲学院毕业前两个月,院长果然满心欢喜, “雷焕章,你中国去不成了,去的是其他两位修士。一位是顾从义修士,另一位是吴德明修士(Yves Hervouet, 1921-1999),你呢,连沾上边都没。你将到一个学校去管理宿舍。” “好,我是个耶稣会士,耶稣会遣我去哪,我便到哪去。但是,这不过是个人为的安排。我这辈子必去中国,这是天主给我的圣召,这是我在耶稣会圣召之内的圣召。我告诉你,中国我早晚一定去的,因为这是天主 的旨意!你根本不是天主,你只不过是个人罢了!你阻挡不了我的!” 院长听毕气得半死。 不久,上海耶稣会的头头跟巴黎省会长捎了封信,信中提及:“我们慇切盼望您能派遣修士前来,起码三位。”结果,省会长终究还是将我遣去了中国。 对我个人而言,前往中国并非为著传教,因为牧灵工作我留在法国便有得做。我去中国,是因为我要学习中国人看待人生、世界的眼光,并运用中国人的方式来彰显基督之精神。早先我便意识到中西文化间存有些许差异,因而待人接物之方式亦有所不同。我来中国便是要四处见习,学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最后,还要用中国人的眼睛来观看基督,并以中国人的特有方式来表现基督之精神。后来,我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迄今我仍向中国人努力学习。 我在台湾多年,常于震旦中心为大学生举办“心路历程分享”活动,让学生自由分享自幼对家庭之感受 此类活动,共计举办不下数百次。如今我对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已经非常了解,并且个人诸多体验亦与中国人益形贴近。有些西方神父满口中文,尽管唱来字正腔圆,然在内心深处,仍是百分之百的洋人一个。大凡与中国人相交,首重感情。而也唯有由此处着力,方能同中国朋友打成一片。
摘自《巴黎‧北京‧台北:迷人的老魔鬼》书页11-12及页40-42,
本书由梅谦立、黄雄铭编著,光启文化事业于2002年2月出版。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圣召,欢迎您来信与我们连络。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