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教育之憧憬

Educational Dreams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by 刘家正神父

全文下载PDF icon

晚近以来,耶稣会相当重视与会外人士之合作。究其根源,倒不是因为在某些地区,因为会士年龄上升、数量减少,因而显得人手不足之故,虽然这种现象也往往令人省思,另谋出路。大力推行与会外人士合作,主要是基于本会在时代的变迁中,对于自己的使命、角色、地位的重新了解以及由之而来的考量。耶稣会在此过程中,了解到他和其他人一般,蒙受上天的厚爱。每人在各自的途径上,因为此一共同的恩惠(神学术语叫做使命或召唤),终究是“殊途同归”。因而在这项旅途中,大家都要彼此扶持,彼此合作和承担,使得在互补和相助之下,终能完成共同的使命(换句话说:完成共同的愿景)。

如此看来,传统“我开店,你来替我做事。”那种经营模式,显然已经过时。代之而来的,应当是“同工”、“伙伴”,“共同负责”、“共同决定”、甚至“共同拥有”(colleagues, partnership,co-responsibility,common decision,co-ownership)等观念。依本人的看法,这次“法管两院长程愿景共识建立会议”之设计,便是反应这种精神和作法。同时也标志着两院目前与未来的走向。这也是整个耶稣会的愿景。

个人以为在建立共识的过程中,合作双方彼此了解对方的想法与期望,并加以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之前的一个时段,我们有机会邀请大家分享在法管两院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其中有失望、难过、痛苦、挫折之处,也有高兴、快乐、满足、感恩的情绪。在我们彼此互动的过程里,如何把这些浮动的情绪,转换、塑造成积极的动力和具有创新力量的过程•(a process that is positive,dynamic and creative)应当是我们大家共同面临和关心的课题。
以下便轮到我来表述耶稣会方面的期望了。实则也是做为办学单位的一项自我期许,重点在于高等教育。

一溯源
提到敝会的教育理想,不能不涉及耶稣会家族的精神遗产。后者是根苗,前者是枝叶和花果。耶稣会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荣主救人、爱天爱人J;其他一切都是方法。所谓天生斯人,必有斯用也。(在此本人不准备对所谓“荣主救人,爱天爱人”作进一步的阐释,只说明一点:这个大前题给耶稣会士和会外人士提供了极广阔的合作空间。一言以敝之,凡所有善心人士都应能在此空间内找到一蓆之
地)。以上是耶稣会组织文化的基石。准此,敝会会宪进一步言明:为达上述人生目的,学识以及阑扬学识的方法皆为必需。是以耶稣会从事教育事业,不仅为学问而学问,同时也问:学问为的是什么?

二背景与格局
敝会创立于十六世纪。时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人类的视野突然扩充,世界正在经历革命性的激荡。在这时局中应运而生的此一修会,以弹性和机动性见称,以革新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耶稣会士秉持若干基本的原则,以为事业取舍的标准:其中値得一提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该番事业所具有的影响程度。会祖圣依纳爵有句名言:“愈是普遍的善,愈是神圣°j(The more universal a good is,the more it is divine.)
第二、因应社会的需要
第三行之有确实而丰富的成果。

1 早期进入敎育领域的初衷
较诸天主教会内某些以教育为职志的修会兴办学校教育事业并非耶稣会的初衷,因为此项事业需有固定的机构,并投注人力资产于其中,用句浅显的注说:“把人绑死”。这有违上述耶稣会的特质:弹性与机动然而,创会不久耶稣会士便涉足教育事业,且在会祖有生之年,教育事业蔚然成为耶稣会的主要使徒事业之一。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此突变呢?原来在十六世纪的世界中依纳爵以其自身的
很快便发觉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学校是了解并塑造当代青年文化社会之所在其影响历久而弥深:何况
这些地方人数众多这些人经过教育藏陶之后转而影响他人有其普遍效应。因而这项转变不失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一项应变策略从另一角度而言何尝又不是耶稣会的特质—机动与弹性—之运用而上述事业取舍的标准于此中亦昭然若揭。

2 后果与现况
因而教育事业在耶稣会历史上有着快速的发展。也是耶稣会传统中引人注目的一环会士涉足于教学硏究出版事业其范圆甚至广及天文与古典巴蕾连在南美会士亦因发现可治疟疾的树皮(其中含有奎宁)而使该物被称为“耶稣会树皮”(Jesuit Bark)。

时至今曰全球约有三千名会士在将近两百所耶稣会主办的高等学府供职,拥有超过五十万名的学生。以美国为例,全美计有二十八所耶稣会大学院校,学生十三万名以上(约占全美大学生总数之5%),大学校友在百万之上。全美约17%的牙医、11%律师、7%的医师出自这些学校。其中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的外交系、外交硏究所、外国语学院,为美国外交界造就了不少中级人材;Marquette University 的新闻系所为全美首创。这些大学多为区域性大学,有其特色,力图在该区中成为皎皎者。以底特律大学(Detroit University)为例,一九七O年代有三位底特律城市长出自该校校友。此外该州近半数的牙医以及许多杰出法官出自该校。而在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内,该校比任何私立大学培植了更多的经理人才。

3 一幅素描
现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期勉耶稣会士时,曾引用故教宗保禄六世之言:“在敎会中不论在何处,甚至最难难的地方,在意识型态的十字路口,在人类急需与福音讯息常常相遇的战壕中,都有耶稣会士的踪影。”个人以为,这可作为耶稣会士的期许,也可作为本会对自己所属事业—其中包括法管两院—的一种自我期许。

三高等敎育与学术研究在中华省

1 传承
—如早期天主教在美国移民社会所处的环境一般,教会处于少数、边缘的地位,为了能融入主流社会与文化,必须艰苦奋斗,获得认可。兴办高等教育学府,培养杰出人才,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策略。同样天主教于明末再度来华,面临非基督教的国家、社会与文化。耶稣会以其弹性与机动的特性,很快便发展出来一套外人所谓“文化传教策略。利玛宝、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等皆成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秉承这种传承,耶稣会于一九四九年大陆易主之前,已经成立震旦、津沽两所大学,此外在江苏、河北、安徽、广东、等地办有中学二十一所,工艺学校二所。

今日,在全球耶稣会中,教育与文化,不仅是一项策略而已,而且成为全会的主流方向与思想,近期三十四届大会标榜信仰与文化的对谈、信仰与正义之间的关联以及各宗教间的交谈与合作。以后者为例,在伊斯兰教此一领域,本会即拥有四十六位专家学者。

2目前:首要优先之一
高等教育与学术硏究,是中华省首要优先之一。除法管两院及法学院所属中国社会文化硏究中心之外,尙有神学院及利氏学社。这些机构加上它们与全球耶稣会其他类似机构的连系,是一项可观的资源,有许多尙可开发之处。未来希望能采取彼此联合整体运作的方式。

四承先启后:未来取向

1 深度与广度
耶稣会的灵修强调:在一切事物中寻觅天主。这犹如我国文化中的“道无所不在”、“众生皆有佛性”一般。准此,耶稣会的教育与学术工作有其广度与深度。开放与交谈的心,是其常态。耶稣会的学府,擅于将学术专业、人生社会、终极关怀以及伦理问题融为一炉。一方面肯定人世间的价値,同时总不忘人生的终极远景。一切在适当的脉络中来从事。现任总会长柯文伯神父(Peter-Hans Kolvenbach)强调:“耶稣会的敎育是以价値为取向的”(柯神父本人是语音学家)。胸怀此志,会士认为:即使一位会士成为生物学者,而从事有关蟑螂生活的硏究,亦能荣主救人。

2 兴趣与选择:取舍的标准
耶稣会强调在万事中寻觅天主,承行天意。整个修会的取向是在服务事工中侍奉天主,为他人提供适切服务。因此,在这个修会中,“成己”是为了“成人j。本会所承担的事业,一方面有上述之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并非事事皆取,毫无标准。上文已经提出若干重要的选择标准,此处只需对近期的发展略做补充。过去二十几年来,敝会特别着重社会结构性的改变,希望从根本上着手,以促进一个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之建立,其中更着眼于“济弱扶贫”这一槪念。

当然,任何改革的呼吁与其他方面的努力,总不免涉及既得利益者,引来批评与打击,自七十年代迄今,全会已有三十位以上因此而殉道者。

此一导向,是耶稣会硏议各项事业发展方向,设定其定位与角色,以及资源调动之重要准则。

3 胜任、能干而投注:使命vs职业
一所拥有优秀学术水准的学府,本身昭示人们基督宗教对于现世价値的肯定,本此心志,耶稣会的事业机构应以胜任、能干以及投注的精神而见称。说得浅显一点,敝会的宗旨与座右铭是“愈显主荣”(Ad Majorem Dei Gloriam),会士怎能以办一所三流的学校来光荣天主?耶稣会的教育傅统,以培养学生具有分析、批判性的思考与闱释能力著称。

教育家及人文学家海斯特(Gilbert Hughes)认为:“全力以赴、出人头地,有计划但又能按学生的情况加以调整,以致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热忱又优秀,这些是耶稣会敎学的显著特质。”

由耶稣会的一些经典文献,可以看出会祖圣依纳爵的一些想法:耶稣会的教育机构应当成为一种传授文化遗产的主要机构,和提供给专门从事学术硏究的教师一个完善设备以及鼓磡硏究气氛的良好处所。

介于理想与现实间,以上这些思路,应当可以给法管两院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资源分配提供深思的材料。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在耶稣会教育事业机构从事工作的同仁,不单只把教职视为一种职业,而能视之为一项使命。换言之,只在自己狭窄的专业领域像是从事一项职业训练般的教导学生,与耶稣会的中心理念大异其趣。耶稣会的传统向来是以大胆的精神涉猎俗世间的形形色色,探究新的思潮,接触新的科技并倾听了解人类心灵的新动向。

曾任康乃尔大学校长的罗德教授(Frank H.T.Rhodes)曾对耶稣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这项建言:“如果耶稣会的敎育工作者要对青年学子或其同仁具有影响力,他们必须以具有投注精神的学者之姿态来发言。j我个人觉得此项建霄很可以作为在座所有同仁的参考。

4 地方特色与国际合作
耶稣会以其弹性、适应、以服务为导向等特色,注重当地需要并与当地社会、文化之交融,自不在话下;另一方面以其广度与视野,注重区域乃至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亦不在话下。在两者之间维持健康的张力和互动关系,理当成为耶稣会机构的家常便饭。具体而言,我们要和本地的社区及其他社会机构与团体有所联系与互动,包括所谓产、官、学三连系,另一方面又与国外,尤其是东亚与世界上其他耶稣会的高等学术教育机构有所交流与互动,这种兼具普世与地方性的色彩,也当是我们办学的特色之一。

5 整合与团队精神
整体、科技整合、全人教育、团队精神是耶稣会事业机构在今日所愿强调的价値观与教育途径。前任总会长雅鲁培神父(Fr. Arrupe)于一九七三年向耶稣会学校的毕业校友致词时提出“为别人而生活的人”(“Men for others”)的名句,近期在现任总会长的领导下又提出“与他人一起生活的人”(“Men with others,,)的理念。综合两者,可做为耶稣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

依循上述槪念,属于耶稣会教育机构的学生、教职员工,理当成为生命共同体,彼此按福音的精神,手足一体相待,大家分享同一的远景,为同一的目标而贡献己力。这就是为什么近期我们会特别注意学生宿舍情况的改善以及举办各类共融活动以及进一步构思有关员工师生等之福利的原因。与此相关而値得一提的是:前康乃尔大学罗德校艮曾指出:耶稣会士的一项传统是,他们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使得在此环境生活过来的学生,日后回顾这段生活时,能真实地说道:“当年老师们都站在我们这一边。”

然而,同样値得一提的是,耶稣会并不期望在校园里实行庶民式的民主,而是希望在本文所陈述的种种精神与特质之照明下,依循共同认可而又公开的行政程序(所谓“游戏规则”)来办学。

6 社会关怀与服务
虽然,天主教的社会思想与训导,渊远流长,然而从传统而言,一般强调个人的良心、伦理道德的实践多过社会的向度。至少在耶稣会内,将信仰与社会正义两者紧密联系,不遗余力强调“实践正义的信仰”(a faith that does justice)还是比较晚近的发展。关于此点,上文已略有提及(参四、2)。个人颇觉此点与俗语所言“菩萨心肠”不无雷同之处。

耶稣会在现时现世中的自我肯定,自愿与穷人、社会边缘人以及受害者认同(solidarity with the poor)-并优先选择为穷人服务(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1自有其传统神修根源,此处不拟发挥。在此所愿强调者有二:其一,这不仅只是说说而已,且是努力实践。例如在有些地方,我们关闭了一些“贵族学校”,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相关的工作,其中之一便是耶稣会难民服务营(JSR:有兴趣见其一斑者,请参看《中国时报》1997年3月20曰,页36,有关本校社会系–些学生参加“前进高棉”的报导)》其二,就耶稣会的“性格”与“体制”而言,固然不排除传统的慈善救济事业,然而相对而言,我们更倾向于从造成社会不义现象的根源处来着手:体制、文化、观念、法律、结构……等等。

以此观之,耶稣会期望其高等学术与教冇机构能对改芮社会不义、提倡社会正义方面做出有力的贡献,实不为奇。其中的一环便是培养政治领袖。有谓:“耶稣会的敎育一向着眼于政治领袖的培养(Jesuit education has always looked to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leaders)。如果我们回顾会祖依纳爵当年遣师进入大城市与教育事业的初衷,也就不难了解此点。事实上,美国总统克林顿以及不久前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的东帝泣主教,皆是往日耶稣会的学生。不仅如此,其他方面能出人头地的人才亦然:如果我没记错美国耶稣会大学的一些企管学院也曾培养出麦当劳及可口可乐的总裁。难怪总会长柯文柏神父于一九八九年在本会乔治城大学论及耶稣会高等教育的一席演讲中,有如下之言:我们应当经常将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怀置诸眼前,我们理当向所有的学生提出这项挑战:把选择穷人(option for the poor)视为从事抉择的一项准绳,就是说:每当他们从事一项意义重大的抉择时,必先想到该项选择将会给社会上最弱小的一群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个人深深觉得这真是一项困难而严峻的挑战。然而它也让我想起克林顿总统第一次当选总统时受访于一家天主教新闻社时所说的话。(按:这位美国总统是乔治城外交学院的毕业生)。论及天主教教育对他的影响,总统的回答突出两点:其一是宗教信仰与社会关怀之关连;其二是心智的发展,认为宗教信念不仅只是感情f”用事”,而也包括强健的智能(intellectual vigor)上天既赋与人心智,人就有责任去发展它,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探究翦物,因而在诸事上更能着力。他将这些方而的收获特别归功于耶稣会士。

结语
目前我们正走在迈向共识建立的途程中,走向多方面的交集点。在此过程中有待我们共同进一步发挥更大的创新能力,同时也需更多的智慧把彼此之间的动力导向积极的方向,使之产生聚合、共鸣的效应。在这过程中,我们彼此搭伙共事、共建未来。希望本人以上的陈述,有助于法管两院在使命与自我的身分(mission and identity)两方面,在更深厚的基础上,树立更淸晰的标志。谢谢大家的分享与耐心聆听。

【主要参考资料】:
1 耶稣会第三十四届大会文献。
2 耶稣会第三十二届大会法令。
3 《耶稣会的人依纳爵:向他学习分辨》,辅仁大学〈神学论集〉第
九十期1光启1991年冬,尤其页499,571-583。
4 Arthur F. Mc Govern,S.J.,“Jesuit Education and Jesuit Spirituality”’Studies in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Jesuits»St.Louis*September 1988。
5 Joseph A. Tetlow,S.J.“The Jesuits’Mission in Higher Education-Perspectives and Gontexts”,Studies in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Jesuits,St.Louis»November 1983 & January 1984。
6 Frank H.T.Rhodes,“The Mission and Ministry of Jesuits in Higher Education”,America,August 5,1989*PP.54-60。
7 George A.As chenbrenner,S.J.,The Jesuit University Toda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gnatian Vision in Higher Education,Pennsylvania,University of Scranton,1982。
8 Peter-Hans Kolvenbach*S.J.,“What a Marvelous Opportunity for the Magis ”National Jesuit News,Vol.18,No.10,Supplement (June 1989)°
9 Joseph Munitiz,“Ignatius and the University”,The Month(July 1991),PP.315-317。

 

全文下载PDF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