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博敏神学院到辅大、 从课堂到慕道班、从男生宿舍到圣堂,陈宗舜神父不断以他独特的方式领人认识耶稣、认识教会历史。2025年7月12日,耶稣会中华省为他在服务将近半世纪的辅大校园举行殡葬弥撒,气氛沉静而哀伤,现场约四十位神长和逾三百位来宾,以无限的感恩向他隆重告别。
六、七月的耶稣会中华省像一台感恩祭,既纪念死亡,也庆祝复活,哀伤与喜悦交织中,世代传承。包括陈宗舜神父 (Fr. Elías Cerezo Marinero, S.J.)在内,有三位神父蒙主恩召,也有一位新司铎和三位新执事诞生。
陈神父殡葬弥撒的地点,就选在以往他每周一到周五、下午五点五十分固定主礼平日弥撒的辅仁大学净心堂圣堂,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看似平淡无奇,却是无数学子、教友员工眼里恒常的风景,以及心中稳定的锚。
陈神父的牧灵生活几乎可说“不是在教授要理,就是在往教授要理的路上走”。他曾于辅仁大学讲授要理长达48年,透过他的慕道班而入天主羊栈的,据估有三、四百人。也因此,当殡葬礼讯息一发布,这群曾经是陈神父的小羊们立即于网络上动了起来,转发、标注,互相提醒一起出席这最后与陈神父共聚一堂的机会。
这台殡葬感恩祭除了纪念、追思陈神父,也像是他的弟兄、亲友及师生,久违的感恩团聚,每个参与的人,皆有他们与陈神父往来的点滴故事,或曾经是慕道者、被他陪伴者、被他在宿舍照顾过的学生……
礼仪由省会长董泽龙神父主礼,辅仁大学校牧何万福神父以及陈神父昔日的“学生”穆宏志神父襄礼,并有约40位来自各教区、修会的神长一同共祭。甫被祝圣的耶稣会潘翰执事与柯家铭执事,也加入礼仪服务。来宾中更有辅大毕业校友特地从海外返台,只为向陈神父道别。现场座无虚席,还得在圣堂后方加排板凳,以容纳所有人潮。
穆宏志神父证道时表示,在今天感恩的气氛中,我们可以向天父表达感谢,感谢祂赐予我们陈神父这样一位弟兄、伙伴、老师……穆神父回顾陈神父的牧灵生活,感谢天主赐予我们一位善于按主题教授教会历史,让人看见整个教会生活发展的叙述者;一位领导有方、善于规划、忠实服务的神学院图书馆主任;一位讲授道理、让无数人认识《圣经》、认识耶稣的牧者;一位看重礼仪、持续数十年每天下午都在净心堂主持弥撒的福传者,让大家借此与耶稣结合在一起;一位关心弟兄的耶稣会团体理家、一位接近且爱护学子的男生宿舍舍监。
穆神父认为,陈神父是真正以自己的生活实行圣保禄所说的:“基督派遣我,不是为施洗,而是为宣传福音。”(格前十六17)因为,他向人介绍耶稣,不是为了计算给多少人领洗,而是为慕道者做领洗的准备,但不一定是由他担任付洗者。
无论是哪个角色,“陈神父的目的讲来讲去都是,让耶稣的名字被更多人听见、更多人接受他的信仰,并赞美天主。”
证道尾声,穆神父祈求天主赐予我们与陈神父近似的精神,把这样的一个信德、救援及天主的恩宠,向更多人宣讲。
随后的告别礼、家奠礼与公奠礼在沉静与淡淡哀伤的气氛中顺利进行,整个礼仪于辅仁圣博敏神学院团体理家陈廷叔神父代表耶稣会答谢所有公奠单位后,圆满结束。当启灵队伍缓缓离开圣堂、下楼,护送陈神父的灵柩上车,许多人不禁红了眼眶,微微抽噎。最后,在大家鼓掌欢送下,陈神父离开他服务一辈子的辅大校园,长眠于彰化静山墓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陈神父被暱称为“巧克力神父”,殡葬弥撒当日,在净心堂一楼出口的桌子上,辅大耶稣会使命室特别准备了一片片包裹着金色包装纸的巧克力赠予来宾。此外,桌上还摆放了陈神父的自传《一条笔直的道路》及别册,这是由一位台南百达会友及神修小会致赠,借此表达他们对陈神父一生始终一精神的感佩。
我们除了为陈神父的灵魂安息祈求,也祈愿他撒下的福音种子,遍地开花。
文: 耶稣会中华省通传中心
图: 倪南华、耶稣会中华省通传中心